摘要:“凡学百艺,莫不有师,以师带徒,薪火相传。近年来,北京西电务段通过完善相关制度建立师徒帮学机制,帮助新职工更好地掌握岗位技能。受益于此,我也从初出茅庐的新人,逐渐成长为肩负‘传帮带’重任的‘90后老师傅’。”如今,北京西电务段丰台高铁车间丰台高铁信号工区工长万
转自:劳动午报
“凡学百艺,莫不有师,以师带徒,薪火相传。近年来,北京西电务段通过完善相关制度建立师徒帮学机制,帮助新职工更好地掌握岗位技能。受益于此,我也从初出茅庐的新人,逐渐成长为肩负‘传帮带’重任的‘90后老师傅’。”如今,北京西电务段丰台高铁车间丰台高铁信号工区工长万超,将其熟练掌握的现场信号设备知识向加入铁路电务系统的“00后”职工们倾囊相授,在铁路基层筑牢坚实的安全堡垒。
“别怕,有师傅在!记得2013年我刚入职时,面对复杂的工作曾手足无措,是师傅这句话给予我莫大的勇气。如今,我也成了别人的师傅,常用这句话鼓励自己的徒弟们。”万超说,在铁路事业发展的征途上,一代代铁路职工用智慧和汗水,将梦想的种子播撒在火车通过的每个角落。
2013年,万超怀揣着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证书,踏入了铁路电务系统的大门。那时的他,面对复杂的信号设备,就像一个闯入陌生世界的“门外汉”。“和我同批入职的同事,大多有着相关专业背景,学习起来得心应手,而我却像一只小鸟,在知识的海洋里迷失了方向。”万超回忆,第一次接触信号设备时,那些专业的术语和复杂的电路图让他头晕目眩。工长在讲解过程中,偶尔会用严厉的语气指出他的问题,那一刻,委屈的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适合这份工作。然而,万超的师傅并没有放弃他,总是耐心地为他讲解每一个知识点,手把手地传授如何操作设备。“从最基础的认识信号机,到复杂的理解联锁关系,师傅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示范,直到我完全掌握。在他的悉心教导下,我逐渐找到了学习的方向和方法,暗下决心要认真学习,不辜负师傅的期望。”万超说。
为了弥补自己专业上的不足,万超利用业余时间补习信号专业知识,查阅大量资料,并虚心向同事们请教。天道酬勤,他逐渐脱颖而出,成为能够独立承担重要工作任务的青年职工。近年来,他相继参加了丰沙线信号设备改造、京雄城际全线施工建设、京广高铁提速改造、北京丰台站施工建设等重点工程任务,通过长时间的学习提升和经验积累,他对电务设备在铁路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在建设北京丰台站高速场昼夜奋战的260多天里,万超带领班组职工高质量完成了各项施工配合任务,累计检查消除了设备隐患300余件,联调联试期间信号设备“零故障”,为北京丰台站的安全顺利开通作出贡献。
2024年以来,万超陆续迎来了他职业生涯中的三个徒弟——三位“00后”女职工。看着她们青春洋溢的脸庞,万超仿佛看到了当年初入铁路的自己,心中既充满期待,又有些许担忧。“因为徒弟是女生,起初我对她们格外呵护,不舍得让她们干脏活和力气活,总是自己抢着做。随着时间推移,我渐渐意识到自己的做法似乎欠妥。对于铁路职工来说,掌握全面的技能必不可少,而我一直这样过度保护,反而会限制她们的成长。”万超说,目前,他更注重通过询问了解徒弟们对信号知识的掌握程度,根据她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学习进度,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其中一个徒弟性格比较内向,但学习非常认真,万超会多给她一些理论学习的资料,让她先从基础上打牢根基;另一个徒弟活泼开朗,动手能力强,万超便多带她到现场进行实践操作,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为了让徒弟们更好地掌握信号知识,万超将自己在创新工作室的研究成果融入到教学中。“创新工作室是我们工区的一个技术交流和创新平台,在这里,我们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我将工作室里的一些先进理念和技术,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给徒弟们听,并鼓励她们积极参与工作室的项目研究。”万超说,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让徒弟们接触到了前沿的技术知识,还激发了她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随着铁路电务设备的日益更新换代,万超从未停下探索研究的脚步。“铁路内部的‘传帮带’不仅是一种传授技能,更是精神传承。我们要将老一辈铁路人吃苦耐劳、勇于担当的精神传递给下一代。在与‘00后’徒弟们的相处中,我也在不断学习、成长。”万超表示,铁路事业承载着无数年轻人的梦想,在这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征程上,大家携手前行,共同创造源源不断的新活力,筑牢铁路基层坚实的安全堡垒。
□本报记者 宗晓畅 通讯员 王海霞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