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更让人惊讶的是,媒体人直言这笔收购“不算贵”,因为篮球在欧洲根本不是什么赚钱的生意。 一个现役中国运动员收购海外球队,这在中国篮球史上还是头一遭,她究竟图什么?
中国女篮国手李月汝要当欧洲球队老板了! 就在2025年9月8日的直播中,这位被誉为“女版奥尼尔”的中锋亲自证实,她将收购一支欧洲女子篮球俱乐部。
更让人惊讶的是,媒体人直言这笔收购“不算贵”,因为篮球在欧洲根本不是什么赚钱的生意。 一个现役中国运动员收购海外球队,这在中国篮球史上还是头一遭,她究竟图什么?
李月汝在直播中详细讲述了自己的想法。 她表示,这个决定源于她在欧洲打球的两年经历,那段时间她结识了不少篮球界人士,看到了中国球员出国打球面临的实际困难。
“我希望能够做更多的事情来回馈我们国家”,李月汝说她的目标很明确,让更多中国球员有机会去欧洲打球,不用再担心找不到合适的球队。
目前效力于WNBA达拉斯飞翼队的李月汝,是中国女篮现役国手中唯一长期在海外效力的球员。 近两年来,她放弃了国内的高薪和舒适环境,几乎不间断地征战于欧洲和美国WNBA赛场。 这样的经历让她积累了丰富的人脉资源,也接触到了欧洲球队的高层管理人员。
据媒体报道,李月汝团队正在与土耳其、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四个国家的俱乐部进行谈判,其中与土耳其和法国的谈判进展最快。 这意味着中国球员很快可能又多了一条通往欧洲赛场的道路。
从财务角度来看,欧洲女子篮球俱乐部的估值确实不高。 媒体人付政浩指出:“欧洲各国的篮球俱乐部普遍不算贵,很多从NBA退役的球星都会收购或参股本国篮球俱乐部。
欧洲女篮俱乐部更便宜,欧洲女篮联赛的薪水非常低。 ”这一点从中国球员余嘉豪的情况可见一斑他近期确认自己在欧洲打球的月薪仅为2000欧元。
李月汝并非第一个收购欧洲篮球俱乐部的中国人。 老球迷可能还记得,早在2002年,著名篮球经纪人夏松就曾应立陶宛篮协之邀投资了该国甲A联赛的克莱普达海神篮球俱乐部。
夏松控股了该俱乐部并出任俱乐部董事长,他当时控股该俱乐部的初衷和如今李月汝有相似之处。
与李月汝情况不同的是,夏松当年收购俱乐部更多是出于商业布局考虑。 他当时在波罗的海有一些大型商业项目,运营篮球俱乐部则是为了给这些商业布局搭建桥梁。 而李月汝的出发点似乎更为纯粹,直接帮助中国球员走出去。
与中国其他体育明星的投资相比,李月汝的选择也显得独特。 姚明在2009年NBA受伤后收购的是CBA上海男篮,从未涉足海外球队收购。 考虑到李月汝的财力和影响力都比姚明小得多,她选择收购海外球队的决定更加令人意外。
根据业内人士分析,仅靠李月汝这些年的打球收入可能难以独自完成收购和后续运营。 欧洲篮球俱乐部的运营成本相当高,需要持续投入资金。
因此有理由相信,这次收购背后可能有财团支持,李月汝很可能作为小股东和球队的门面人物参与其中。
李月汝目前正处于伤病恢复期。 2025年8月,她因左膝前交叉韧带(ACL)扭伤导致WNBA赛季提前结束。 没想到在养伤期间,她宣布了这样一个重大决定,让人联想到2009年姚明在NBA受伤后转身接管上海男篮的情景。
从世界范围看,运动员退役后收购球队并非新鲜事。 NBA传奇球星乔丹是夏洛特黄蜂队的老板,法国球星托尼·帕克收购了法甲艾斯维尔队,阿根廷球星斯科拉则收购了意大利的瓦莱泽队。 但这些案例都集中在欧美球员群体中,中国现役球员收购欧洲球队尚无先例。
李月汝的海外职业生涯相当丰富。 她曾效力于芝加哥天空、西雅图风暴、洛杉矶火花、达拉斯飞翼等WNBA球队,以及在土耳其的贝希克塔什、博德鲁姆、加拉塔萨雷和梅尔辛等俱乐部打过球。 这些经历让她对国际篮球有了深入理解,也亲眼目睹了中国球员在国际赛场上遇到的种种困难。
欧洲篮球俱乐部的经营状况确实不容乐观。 就连规模更大的足球俱乐部也面临经营困境。 2025年7月,中国潮汕老板陈雁升控制的星辉娱乐宣布以1.3亿欧元出售其持有的西班牙人足球俱乐部99.66%股权。
公告显示,星辉娱乐2024年亏损达4.58亿元,俱乐部运营成本高企,需要持续注资,严重拖累了公司盈利。
从某种意义上说,李月汝收购欧洲女篮俱乐部的举动,展现了中国运动员的新形象。 他们不再局限于赛场上的竞争,开始具备国际视野和商业思维,通过各种方式推动中国体育与世界接轨。
这种变化不仅有利于运动员个人的职业发展,也有助于提升中国体育的整体水平。李月汝在直播中表现得相当务实。
她坦言自己当初选择去土耳其打球,是因为那里有更多的WNBA人士关注,能为她去美国打球创造条件。 如今,她希望为其他中国球员搭建类似的桥梁,让更多人能够绕过她曾经面临的障碍。
来源:阿达西爱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