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材小说严重不足,学生文学素养普遍贫乏

摘要:比较别的文学样式,小说有三大优势。一是小说最受读者欢迎,是课外阅读的主流体裁;二是小说聚焦人类文学艺术的智慧,为读者做人处事提供生动的榜样;三是小说是表现人类生活最完美的艺术。

教材文学作品偏少,小说尤其少。

比较别的文学样式,小说有三大优势。一是小说最受读者欢迎,是课外阅读的主流体裁;二是小说聚焦人类文学艺术的智慧,为读者做人处事提供生动的榜样;三是小说是表现人类生活最完美的艺术。

学生的文学素养普遍贫乏,反映小说阅读的量和质都远远不够。调查发现,到高中毕业,读到两百万字以上的孩子并不多;从阅读表现爱的经典中发生兴趣,养成阅读习惯,拥有一定文学和人文素养的孩子少之又少。

从统编教材看,小说单元少得可怜,所选名篇远远不够。单凭教材,要培养孩子的小说阅读素养,几乎是不可能的。

现在终于将《红楼梦》引进教材,可多少孩子读完前八十回?多少孩子发生阅读兴趣?尽管孩子承认是经典,可读懂小说,读出兴趣,非常不易。

为此,我们不能不增加文学经典阅读。

《红楼梦》必须进入课堂,深入研读,写作阅读评论。高中用一学年晚自习研读《红楼梦》,每周一个晚上三节课:两节研读,一节写作阅读评论。根据写作中出现的问题,一一指导解决,不断写得深刻,培养爱和思想的核心素养。

《大卫·科波菲尔》《简·爱》《悲惨世界》《边城》等必须进入教材,成为研读的精读经典,着力启蒙自爱和爱的觉醒,播种自爱和爱的信仰。

这些经典再用一学年晚自习研读,写作阅读评论,切实培养人文素养和文学兴趣。小说是塑造人物的,研读小说就是培养做人处事的智慧,对生命发展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战争与和平》《红与黑》《罪与罚》等必须进入教材,成为泛读经典,在推荐的基础上可以自由选择经典。

这些较难的经典主要安排在寒暑假研读,同样写阅读评论。但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引导孩子研读片断,分析艺术风格表达智慧,为孩子假期研读做示范。

只要认定,语文是培养爱和思想的核心素养,是探索自我生命,开发爱和自爱的情商,培养寻找、发现和重塑自我的文化智慧,小说阅读就远比文章阅读更能影响生命,其感染深刻性和影响力,也远比其他文学样式更有优势。

语文的人文性已被长期以来的工具性扫荡干净,语文早已不是孩子喜欢的学科,文学性早已被人们抛弃,也才使孩子的人文素养十分苍白,误尽苍生,以至社会道德沦丧。

要培养爱和思想的核心素养,重塑健全美丽的生命,除了小说经典阅读,还有更好的路子么?

无论是在现实还是在阅读中,多少孩子12年教育感受过爱和自爱的美好情怀? 又有多少孩子信仰自爱,信仰爱,自觉追求两种爱的快乐和幸福?

教育本是启蒙生命、重塑生命的事业,我们却在制造蒙昧。语文教师啊,你是不是该忏悔?

来源:灵拙说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