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天有约400吨再生铅在两家企业之间高效循环,年节省运费超4000万元,精铅产品满足了公司七成的原料需求。”天能集团贵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庞明朵介绍,公司利用周边五个省份两万多个营销网点回收废旧电池,交由上游的麒臻公司集中处理。
转自: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运镇
破碎、分解、冶炼……9月3日,在贵州麒臻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线上,由天能集团贵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回收提供的一块块废旧铅蓄电池正经历一场蜕变。
48小时内,它们将“脱胎换骨”变成再生铅材料,回到天能贵州能源科技公司电池生产线,成为生产铅酸蓄电池的重要原料。
“每天有约400吨再生铅在两家企业之间高效循环,年节省运费超4000万元,精铅产品满足了公司七成的原料需求。”天能集团贵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庞明朵介绍,公司利用周边五个省份两万多个营销网点回收废旧电池,交由上游的麒臻公司集中处理。
变废为宝,两家链上企业协同发展远不止此。麒臻公司将废旧铅蓄电池分解出的旧塑料外壳进行色选、清洗回收,加工成优质的ABS片料,每月约500吨“重生”的ABS片料直接返销给天能贵州能源科技公司,用于新的电池生产,真正实现“从废品到产品”的闭环循环。麒臻公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蒸汽,也通过密封管道输送到天能贵州能源科技公司,使其通过“余热回收”年节省200万元,相当于种了100万棵树。
“废旧铅蓄电池不是废弃物,而是‘城市矿山’,能从中提炼出多种高价值材料,实现变废为宝。”庞明朵介绍,近年来,回收旧电池的成本持续走高,已攀升至新电池价格的一半以上,其循环利用价值可见一斑。
如今,资源利用最大化已成为两家公司的“重头戏”之一。天能贵州能源科技公司在建厂初期就对每日所产的约8吨废水进行中和、过滤、捕捉、斜板沉淀等处理,实现全回收、零排放;麒臻公司则凭借低温熔炼技术,将铅冶炼温度降至400℃,回收率达98%。
变废为宝、循环利用,两家公司互补、循环的合作共赢模式,正是台江经开区全力打造再生金属循环材料产业集群的生动缩影。
目前,园区已集聚15家从事铅蓄电池制造及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的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2家。2024年,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00.13亿元,其中铅蓄电池制造及再生资源循环经济产业产值高达98.39亿元,占比98.26%。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