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亚运故事 | 穿起亚运红马甲教英语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1 07:30 1

摘要:时光流转,记忆永恒。两年前的杭州亚运会,是运动健儿展示实力的舞台,也是你我心中一段难以磨灭的回忆。杭州亚运会两周年到来之际,我们请你一起打开记忆的盒子,重温亚运。

潮新闻客户端 姜晓燕

时光流转,记忆永恒。两年前的杭州亚运会,是运动健儿展示实力的舞台,也是你我心中一段难以磨灭的回忆。杭州亚运会两周年到来之际,我们请你一起打开记忆的盒子,重温亚运。

杭州亚运品牌促进会和潮新闻联合推出“迎亚运两周年・我的亚运故事”征文活动,诚邀广大网友分享自己的亚运故事,无论你是当时亲临现场感受热烈氛围的观众,或是参与赛事工作的相关工作人员,还是在幕后默默奉献的志愿者……欢迎你来分享你的独特亚运记忆。

一、秉烛夜学

月上柳梢,良夜如昨。

翻开笔记簿,手指着写满英文笔记的字行,一句一句地读着:

“初次见面,Nice to meet you!”

“欢迎来杭州,Welcome to Hangzhou!”

“余杭有很多好玩的地方,There are many interesting places in Yuhang……”

从2023年8月开始,我有了一个新身份——推广亚运英语口语的志愿者。做一名推广英语口语的志愿者,我既感到高兴,又感到惶恐。想着作为一名公民,能为杭州亚运会出一份力,是我的荣耀;又想着自己的英语水平自己最清楚,25年前学过大学英语之后,就没怎么学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英语越来越生疏,很多英语单词都不会念,哪怕会念,心里也担心发音不准确,舌头发抖。

夜空中,那颗最亮的星星,已知晓了我的秘密,一闪一闪。

志愿者培训班的老师说:“无论从什么起点开始,从几岁开始,永远都不迟。”

“害怕,有什么用呢?只有多读。加油!”我鼓励着自己。

把最容易读错的几句重新誊抄,放在一起重点攻关:“推广亚运,Promote the Asian Games。”目光落在“Promote”上,怎么也想不起来该怎么念了,记得昨天还查阅过英语字典,练过音标的。打开手机,再次查阅英语电子字典,听听正确发音。我跟着读了三遍,放到句子中,又读了三遍。为了以防忘记,我用中文谐音的方法在单词下面,写了“坡么特”。自己望着这笨拙的三个字,乐呵。明天做志愿者,可不要出洋相啊!

台灯昏黄的光,在漆黑的夜里,显得无比温暖与期待。窗外的那颗星,一闪一闪,亮晶晶。

二、志愿服务

清晨,阳光明媚,太阳抚爱着乡村。我们一行人穿着红色的志愿马甲,进村子推广杭州亚运会常用英语。我时不时地理理红马甲,穿在身上有一份火热的责任。身旁的小李,刚大学毕业,扎着马尾辫,沿着乡间路边的向日葵走,仿佛她是按照向日葵生长的,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青春朝气。

我把手中的常用英语20句宣传单,看了看,轻声对她说:“我俩一老一少组合,是黄金拍档。等会儿,我如果有不会的单词,你教教我啊!”她笑着用手指比了个“ok”。

路口一家的门开着,一条大黄狗趴在一棵铁树旁,见我们来了,起身叫唤了几声。从屋里走出来一位银发大娘,围着围裙,“欧喽欧喽”地对着大黄狗喊了几句,示意它安静。

“上前试试吧。”我上前,小李则去了隔壁一家。我把英语宣传单奉上:“大娘,您好!第19届亚运会就要在杭州举行了。这是20句常用的英语,您看看。”我想帮她打开宣传单,她却一动不动,愣在那儿。

“大娘,这20句英语口语,都是最常用的,我们做了从易到难的编排。您看,第一句‘Hello’,是不是很简单?”我举起手中的宣传单,把英语单词强调得异常响亮。

她看了看宣传单,又看了看我,“噗嗤”一笑,说道:“吓死我了,我还以为是搞诈骗的呢。”

我忙转身,把红马甲的背面呈现给她看:“对不起,大娘,我忘了告诉你我是志愿者。”

她说道:“我连中国字都不认识,还要学英语?”

“你放宽心,英文不用会写,只要会口语就行了,见到老外,你就挥挥手,说一声‘Hello’。就像这样。”我把情景,放慢了速度,演示了一遍给她看。

她笑得更大声了:“这个我会。‘五一节’假期,我们这儿有外国人来旅游,我家开的是农家乐,我用的就是‘Hello’,还用了‘古德’。”我猜出来应该说的是“good”,回之以:“very good”。

她似乎听懂了,对我说:“你就教我一句,‘欢迎您到我家来做客’,该怎么说?”

我看了一眼宣传单,上面没有这一句,心里有点忐忑。想去找小李来帮忙,又怕她在忙。灵机一动,我拿出手机,输入中文,翻译成英语:“Welcome to my home。”还好这些英文单词,我都会念,便成竹在胸地教了一遍。大娘的接受能力很强,将一个一个单词读准后,连起来成了顺溜的句子。学英语最难的是什么?最难的还是难在自己啊!

她进屋去,把英语口语宣传单用图钉钉在了堂屋的侧墙上,一旁还有“当好东道主 喜迎亚运会”吉祥物的宣传画。

她递给我一个苹果,我坚决不要,往下一家走。

下一家门口种着凤仙花,凤仙花已在结籽儿。一只花母鸡在凤仙花丛里觅食。院子里,坐着一位大爷,戴着老花镜在看一本古书。我说明了来意,把英语宣传单交给他。

他拿着宣传单,就读了起来,每个单词都是那么音准,腔圆。天哪,遇到高手了。

我静静地听他读完,说道:“大爷,杭州亚运会太需要您这样的人才了。”

“我以前是老师,对英语很感兴趣,年轻时英语还参加了自学考,拿了六级。现在我退休了,但如果亚运会需要我,我一样可以发光发热的。”他的话语铿锵有力,如一道光。

从大爷家出来,远远地看到小李被一群村里的娃围着。小李入情地模拟场景,问一句:“How can I get to the subway station?(地铁站,怎么走?)”娃们踮着脚,举着手,说道:“Go straight。(直走)……Turn left(左转)……”

完毕,我朝小李竖了个大拇指。

她心领神会,俯下身,对娃们说:“你们是最棒的推广亚运英语口语小志愿者。Bye bye,Have a great day!(再见,祝你们有美好的一天!)”快乐的欢呼声,冲上云霄。

三、爱的辐射

在村里,我还看到了余杭汽车图书馆开进文化礼堂,为村民们送来了书香。

“迎亚运 保清洁”为主题的志愿活动中,大家手拿钳子和垃圾袋,把花丛中和道路两旁的废弃物、纸巾、瓜果皮、树叶等垃圾一个个装进垃圾袋中。

“村民义务日”里,根据群众关心的难点,志愿者们将磨刀、理发、血液测量、修鞋等小事送到群众家门口。

打开手机,还看到了亚运英语微课堂的推送,里面有小学生们助力杭州亚运会英语演讲“径山旅游”的宣传视频介绍。

各行各业的人都在积极地参与到迎亚运的志愿者服务中来了,可谓热火朝天。岁月里,总是被这些具体的人、物或者事温柔地感动着。它把一日复一日的空白涂抹上了不同的色彩,也给予我们一个个微小却有力的支点,把美好生活托举起来。

夜深了,星星依然在眨眼。练习完英语口语,看到红色的志愿者马甲,挂在衣架上,明天它还要陪我去其它村,眼前接连复现出大娘、大爷、孩子们澄澈的双眼,我在日志中写道:“一弯月牙斜挂在枝头,足以照亮整个夜晚的诗意;一束花在瓶中悄然绽放,足以扫除满屋的落寞。若能保持一份服务他人、服务社会、服务亚运的心,那就是人生一大幸事。杭州亚运会,一起心心相融@未来!”

本次征文要求字数在500-2000字之间,征文时间截止9月14日,目前正在火热进行中。可以将你的作品发布在潮新闻客户端“潮圈”下的“潮动体育圈”,并带上话题#迎亚运两周年我的亚运故事#或者发送到邮箱879455598@qq.com。

我们将根据投稿内容,选出19个优秀作者,送出杭州亚运绝版周边产品,作为对您参与本次活动的感谢。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