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庆阳65岁以上老人占户籍人口18%,县医院神经内科常年排队,认知障碍筛查却连台像样的仪器都没有。
“厨房离厕所就两步,她偏蹲地上拉,我差点把午饭吐出来。
”庆阳媳妇小赵这条朋友圈,一晚上被转疯了。
有人骂她“不孝”,更多人默默点赞——谁家里没个同款老人?
真相比画面更扎心。
庆阳65岁以上老人占户籍人口18%,县医院神经内科常年排队,认知障碍筛查却连台像样的仪器都没有。
老太太不是故意恶心人,是病了:脑萎缩+混合性尿失禁,白天清醒夜里糊涂,憋不住就就地解决。
小赵刀子嘴豆腐心,嘴上骂“老不死”,手里还是端盆热水擦地。
老公夹在中间,像块沉默的抹布,只会在深夜把母亲弄脏的裤子偷偷洗掉。
一家人靠老公跑货车、媳妇做直播带货糊口,请不起护工,也拉不下脸送老人去养老院——“村里会说闲话”。
评论区吵成两派:一派说“老人养你小,你就得养她老”,一派说“儿媳没义务擦屎擦尿”。
吵到最后,大家发现真正缺席的是系统:社区没有日间照料中心,卫生院不会开痴呆药,连成人纸尿裤都得网购。
有人给小赵出主意:
1. 先带婆婆做个头颅CT,确诊后开药,能减少一半失控。
2. 把厨房门改成推拉门,夜里上锁,至少保住做饭的地儿。
3. 跟老公轮班,一人一周,别把怨气全堆在一个人身上。
最戳心的是一位网友留言:“我妈也这样,后来我才懂,她不是变坏了,是变回小孩。
小孩拉裤子你会骂,但还是会洗。
”
小赵把这条留言看了三遍,第二天给婆婆买了粉色卡通尿裤,老太太穿上突然笑了,像幼儿园发糖。
养老不是道德考题,是资源考题。
庆阳去年刚建了20个农村幸福院,但排队名单长到明年。
在那之前,普通家庭只能先自救:别用“孝顺”绑架一个人,别把沉默当解决。
毕竟,谁都会老,谁都有可能下一秒找不到厕所。
来源:四季安康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