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我为宁夏‘九五’普法建言献策”活动启动,开始面向全区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公开征集意见建议,旨在凝聚民间智慧、回应社会关切,推动法治宁夏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近日,“我为宁夏‘九五’普法建言献策”活动启动,开始面向全区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公开征集意见建议,旨在凝聚民间智慧、回应社会关切,推动法治宁夏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今年正值“八五”普法收官和“九五”普法谋划的关键之年。普法工作该往何处发力?好办法从哪里来?答案,就蕴藏在人民群众的智慧与期盼之中。此次面向社会征集“九五”普法良策,正是以“开门”之姿广纳民智、汇聚民声的务实之举。在集思广益的过程中,群众不再是普法的对象,而是法治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他们提出的每一条建议,都折射出群众的法律需求。倾听这些声音、回应这些诉求,找准切入点,或许以前一些不容易解决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更重要的是,建言献策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对政策的深入了解和对法治精神的切身感知。这种双向的互动,更有利于实现普法供给与群众需求的同频共振。
实践早已证明,开门问策是汇民智、聚民心的有效手段。此前,“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开展网络征求意见活动时,一个月内就收到网民建言超过311.3万条。当四面八方的“金点子”通过网络从基层直达中央,亿万群众的智慧迸发出生生不息的力量。而随着这次征集活动的持续进行,相信也会有更多好想法、好建议如涓涓细流般不断汇集,最终成为推动工作的源头活水。
当然,多问善听是基础,听进去用起来才是关键。呵护好群众的参与感,持续拓宽基层建言献策的渠道与反馈机制,树立“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对筛选出来的“金点子”科学评估、融入具体实践,方能让一个个“金点子”变成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