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覆盖率!中国移动如何助力 “宽带林草” 建设?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1 09:34 3

摘要: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印发《关于推进 “宽带林草” 建设的通知》,明确提出到2027年底,林场(所)驻地通4G/5G网络比例要达到90%等一系列目标。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印发《关于推进 “宽带林草” 建设的通知》,明确提出到2027年底,林场(所)驻地通4G/5G网络比例要达到90%等一系列目标。

中国移动凭借自身的技术与资源优势,积极助力 “宽带林草” 建设,为林区和草原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通信支撑。



战略布局

构建林草通信网络新体系


中国移动将“宽带林草”纳入企业核心战略,针对不同区域特性制定分层覆盖方案,避免“一刀切”式建设。

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地、重点林区草原等生态核心区,优先部署700MHz频段5G网络——该频段信号传播损耗低、覆盖半径广,单个基站可实现10公里以上覆盖,既能满足高精度监测、应急指挥的高速率需求,又能减少基站部署数量,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干扰。

对于一般林区及草原牧区,采用4G/5G混合组网模式:4G保障语音通话、基础数据传输等刚需,5G支撑局部智慧应用,同时通过优化天线倾角、动态调整发射功率,实现信号“精准落地”,在保障通信质量的同时控制建设运营成本。

而针对地面网络难以触达的偏远山区、无人草原,创新构建“地面网络+卫星通信”的天地一体方案,通过卫星补盲,确保极端环境下应急通信不中断,为林区草原织密“通信安全网”。


技术创新

攻克特殊环境覆盖难题


林区草原的地形、供电、传输痛点,是网络建设的主要障碍,中国移动通过技术创新逐一突破。

在设备端,研发轻量化基站,体积小、能耗低,且具备-40℃至60℃宽温工作、防雷击、防潮湿特性,能适应林区高湿、草原强雷暴等恶劣环境;同时引入软件定义网络(SDN)技术,实现网络资源远程调度,减少现场运维成本,提升故障响应效率。



传输方面,采用 “微波接力 + 光纤” 混合模式:平坦区域铺设光缆保障高带宽传输,山区、偏远草原则通过微波接力实现信号跨区域传递,无需挖沟铺线,将部署周期缩短30%以上。

供电难题上,针对无电网覆盖区域,集成太阳能、风能新能源供电系统,并配套智能能源管理平台——实时监测能源产出与设备功耗,通过储能调度确保基站、监控设备24小时稳定运行,彻底解决 “有电才有网” 的瓶颈。


场景赋能

让网络 “活” 起来


中国移动注重“用网实效”,推动通信技术与林草业务深度融合。

在生态保护领域,中国移动搭建的“智慧林业监管服务平台”,可精准识别1平方米大小的火源,对秸秆焚烧、野外用火实时预警,响应时间缩至分钟级;同时联动红外相机、无人机、地面传感器,构建 “空天地” 一体化监测体系,实现野生动植物追踪、病虫害预警、生态数据统计,助力林草保护从 “人工巡查” 转向 “智能监管”。



在产业转型层面,中国移动为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的牛羊养殖企业、养殖户提供了全流程智慧养殖解决方案。“智慧畜牧管理系统” 集成了中国移动能力中台物联网设备接入及管理能力、泛智能视频监控能力,融合5G技术将肉牛饲养信息整合展示,方便农场饲养员实时监测牛羊健康及状态。同时,配套的高清云监控等应用帮助农场实现了肉牛饲、养、销的一体化管理。


战略规划到技术落地,再到场景赋能,中国移动通过“建网络、破难题、促应用”的系统性实践,助力 “宽带林草” 建设。随着 “宽带林草” 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国移动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为林草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来源:锵锵通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