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作寄情谢师恩,博物馆教师节活动温暖回顾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1 09:41 1

摘要:岁月绵长,师恩难忘时间这条线,牵起朝朝暮暮让寻常时光有了光彩,让平凡流年多了惊艳从春到夏,从秋到冬与老师同行的每一段路都值得珍藏师恩似春风化雨,滋养心房值此佳节,衷心祝所有老师教师节快乐

师以匠心

遍植桃李

九月芳华,不负“师”光

岁月绵长,师恩难忘
时间这条线,牵起朝朝暮暮
让寻常时光有了光彩,让平凡流年多了惊艳
从春到夏,从秋到冬
与老师同行的每一段路都值得珍藏
师恩似春风化雨,滋养心房
值此佳节,衷心祝所有老师
教师节快乐

匠心育人

教师节快乐

教师节介绍

教师节是一个感谢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贡献的节日,不同国家订立的教师节时间不同,我国的教师节为每年的9月10日。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同意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会议决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定每年10月5日为“世界教师日”。2025年9月10日,是新中国的第41个教师节。

教师节由来

1932年,民国政府曾规定6月6日为教师节,解放后废除了6月6日的教师节,改用“五一国际劳动节”为教师节。

1951年,教育部和全国教育工会曾宣布“五一劳动节”同时为“教师节”,但执行的结果是教师节没有了。文化大革命中,教师被贬为“臭老九”,社会地位极其低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从1980年起,全国教育工会开展“庆教龄”、“五讲四美,为人师表”等一系列尊师重教活动,提高了教师的政治、社会地位。

1981年3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民主促进会的17位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议确定全国教师节日期及活动内容案。提案指出,教师担负着培养四化建设人才的重任,应当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

1982年4月,教育部党组和全国教育工会分党组联合,由张承先和方明共同签发的“关于恢复‘教师节’的请示报告”送中央书记处,报告中并建议以马克思的诞辰日5月5日为教师节。

1983年3月全国政协六届一次会议上,方明和民进18位政协委员联名再次提出“为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造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建议恢复教师节案”。同年9月,中宣部办公厅致函教育部办公厅,经研究政协一次会议方明等同志的提案,同意恢复教师节。

1983年12月,由教育部何东昌部长和方明共同签发的教育部党组和全国教育工会分党组“关于恢复‘教师节’的请示”送中央宣传部。

1984年10月,万里、习仲勋等中央领导对教育部党组和全国教育工会分党组的请示圈阅。

1984年12月,教育部党组和全国教育工会分党组“关于建立‘教师节’的报告”送中央书记处并报国务院。

1985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这一议案,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

教师节快乐

桃李成林

教师节的意义

建立教师节,是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民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逐步使教师的工作真正成为社会上最受人尊重、最值得羡慕的职业之一,形成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有利于全社会关心教育事业,有利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建立教师节,标志着教师受到全社会的尊敬。这是因为教师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的未来。教师的工作同每个家庭、每个儿童、少年、青年息息相关。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教师起着巨大的作用。教师是铸造人类文明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人类文明发展的连续性,有赖于一代又一代的教师的劳动。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教师辛勤的、有效的劳动,那么,这个社会、国家和民族的文明进程就会遭受损失。所以,一部文明史,离开教师的因素,是不可想象的。

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内蒙古河套文化博物院特别推出“敲敲捶捶感师恩—博物馆里的教师节”主题活动。

活动现场同学们亲手为老师打造了一份满载心意的专属礼物。讲解员通过讲解教师节的由来,发展,以及分享尊师重教的事迹等,引导同学们讲述与老师的温暖故事,让这份亲手制作的“感恩锤”,不仅成为老师日常使用的实用工具,更化作传递师生情谊的珍贵信物,在博物馆的文化氛围中,定格对师者的敬意与感谢。

校对:庞惠、刘文璐

初审:马伟、郝慧乔

复审:张斌、吴建锋

终审:李福利

来源:巴彦淖尔市旅游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