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日下午,在位于宜秀区罗岭镇练潭大桥附近的公交车掉头专用场地,杨厚成从桐城市方向开过来的“208路”公交车下车后,原地等待几分钟便坐上了开往安庆市区的“307路”公交车。而在当日之前,在两趟车之间换乘,他得步行200米的路程。
转自:安庆新闻网
9月1日下午,在位于宜秀区罗岭镇练潭大桥附近的公交车掉头专用场地,杨厚成从桐城市方向开过来的“208路”公交车下车后,原地等待几分钟便坐上了开往安庆市区的“307路”公交车。而在当日之前,在两趟车之间换乘,他得步行200米的路程。
“没想到今天换乘无缝衔接,不然这么热的天,我拖着行李箱,又拎着一个大包,肯定得走出一身臭汗。”杨厚成笑着说。当天,家住桐城市双港镇的杨厚成出发安庆市区找工作,考虑到距离安庆市区不算太远,为了节省路费,决定搭乘公交车前往,出门前家人还特别叮嘱他,“到练潭大桥下车换车时,走路要注意安全!”
“208路”为桐城市公交线路,往返“新渡综合服务站”站和“练潭新村”站之间,全长15.5公里,共途经31个站点,覆盖沿线多个村庄;“307路”为安庆市区公交线路,往返“杨桥”站和“练潭桥”站之间,全长16.1公里,共途经17个站点。两条线路开通后,为沿线居民往来桐城市和安庆市区之间搭建起跨区域便民公交通道,尤其老年人群体更愿意选择乘坐“208路”再换乘“307路”前往安庆市区。
虽然这两条公交线路的终点站同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但相距足有200米,多年来始终“遥相对望”,居民换乘需步行3-4分钟,且沿公路路沿步行,安全隐患突出。连日来,在市运管中心、桐城市交通运输局等多方努力协调下,终于将桐城“208路”终点站延伸到安庆市区“307路”终点站,分属两地的两趟公交车实现“双向奔赴”,两条公交线路之间再无空白地带,广大乘客实现下车即上车。
公交“小车轮”承载“大民生”。记者从市运管中心获悉,近年来,我市坚持城市公共交通公益属性,不断推动公共交通事业稳步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服务品质不断提升,市民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安庆市区先后建成秦潭湖公交枢纽一、二、三期,调整周边8条公交线路进驻场站;安庆高新区山口勇进路公交首末站建成并使用,新开通412路跨区域公交,优化4路、411路和503路;持续开展公交站亭统筹建设运营项目,累计完成885座公交站亭和公交站牌的建设或更新,极大改善乘客候车环境。
开展创建“温馨公交·情暖宜城”服务品牌活动,对现有的特色线路进行品牌升级,已在102线(独秀园红色旅游公交专线)、106线(严凤英故居)、302线(巨石山专线)增加语音播报功能,宣传安庆特色景点、传统文化等,并通过主题车厢文化建设和特色服务提升乘客体验。
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公交企业14家、公交车辆1211辆(新能源车辆1108辆)、公交行业从业人员1659人,场、站、点46个。开通城市公交及城乡公交线路59条,其中跨区域线路6条、旅游线路15条,线路总长度963.6公里。全市2024年公交客运总量为5811.25万人次,同比增长2.6%。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