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书单 | 从阅读开始,开启学习新篇章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1 09:00 1

摘要:亲爱的同学们,新学期伊始,图书馆为大家精心挑选了一份开学季书单,涵盖学习方法、阅读指导、批判性思维、时间管理等多个方面,希望能帮助大家在新的学习旅程中找到方向、提升效率、激发潜能。无论是想摆脱拖延的困扰,培养批判性思维,还是希望掌握更科学的学习方法,这份书单都

亲爱的同学们,新学期伊始,图书馆为大家精心挑选了一份开学季书单,涵盖学习方法、阅读指导、批判性思维、时间管理等多个方面,希望能帮助大家在新的学习旅程中找到方向、提升效率、激发潜能。无论是想摆脱拖延的困扰,培养批判性思维,还是希望掌握更科学的学习方法,这份书单都将为你提供实用的建议和启发。让我们一起走进书的世界,开启一段充实而有意义的学习之旅吧!

01

《天才为何成群地来》

《天才为何成群地来》

王汎森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索书号:C52/1575

《天才为何成群地来》是王汎森先生部分重要文章的结集,其中包含演讲稿《如果让我重做一次研究生》和《再谈假如我是一个研究生》。作者用平实恳切的语言,结合自身经历和体会,为同学们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研究提供深刻的建议。

《如果让我重做一次研究生》这篇演讲稿围绕学术研究方法、研究心态以及如何高效度过研究生阶段,对研究生如何平衡短期目标与长期学术规划提供了清晰路径。做学术需要用到的思维方式,同样适用于本科生,本科生同样能够从这本书中获益。

(上下演讲稿大纲)

一、研究生和大学生的区别

(一)选择自己的问题取向,学会创新

(二)尝试跨领域研究,主动学习

二、一个老师怎么训练研究生

(一)善用与老师的伙伴关系,不断research

(二)借由大量阅读和老师提点,进入研究领域

(三)循序渐进地练习论文写作

三、研究生如何训练自己

(一)尝试接受挑战,勇于克服

(二)论文的写作是个训练过程,不能苛求完成经典之作

(三)论文的正式写作

1.学习有所取舍

2.形成你的知识树

3.掌握工具

4.突破学科间的界限

5.论文题目要有延展性

6.养成遵照学术格式的写作习惯

7.善用图书馆

8.留下时间,精致思考

9.找到学习的楷模

四、用两条腿走路,练习培养自己的兴趣

五、营造卓越的大学,分享学术的氛围

02

《做研究是有趣的》

刀熊著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22

索书号:G304/94

如何入手成为一个研究者?为什么做研究是有趣的工作?作为学术新人,我们该如何高效地读文献、做文献笔记、训练学术思维?如何为自己的论文选题、如何正确地引用文献、如何合理地使用理论?国际期刊投稿的一般流程是什么?……

作者刀熊基于自身做研究、从事教学的多年经验,以轻松、愉快、近似于与朋友聊天的方式向学术新人介绍实用有趣的科研入门笔记。本书共分为以下四大部分:

1

读文献:如何有效阅读文献、做文献笔记、利用读文献训练辩证性思维、写好文献综述和反馈论文。

2

实证研究方法:什么是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的底层思维、怎么做实证研究、如何选题、什么是变量、如何梳理变量、什么是好的研究假设、如何收集数据、如何在研究中用好理论、什么是效度和信度。

3

论文写作:学术写作的特点、好论文的标准、如何打造有条理的论文、怎样突出论文的学术贡献、如何在学术写作中做到正确引用、如何向国际期刊投稿、如何应对改稿和拒稿。

4

科研经历:国际学术会议的参会与报告、不想写论文的时候怎么办、如何提升自己论文的产出、美国社会科学类博士培养的体会、时间管理和治疗拖延症的一些方法,以及研究者可以受用终身的成长性思维方式。

03

《如何阅读一本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

(美)莫提默·J.艾德勒, 查尔斯·范多伦著;郝明义,朱衣译

商务印书馆, 2019

索书号:G792/27.6

《如何阅读一本书》初版问世于1940年,1972年大幅增订改写为新版,之后重版多次,广受好评。这是一本为阅读的人,或是想要成为阅读的人而写的书。说得更具体一点,这本书是为了那些想要把读书的主要目的当作增进理解能力的人而写。

这本书提出了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四个层次的阅读方法,并针对不同类型的书籍提供差异化阅读策略,帮助读者培养主动阅读的能力,训练理解力和批判性思维,建立与作者的对话能力。对初探阅读的人,本书能指点迷津,避开弯路;对阅读有所体会的人,读这本书可以有更深的印证和领悟。

左右本书目录

04

《学会提问》

《学会提问》

(美)尼尔·布朗,(美)斯图尔特·基利著; 许蔚翰,吴礼敬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1

索书号:B80-49/4-8

批判性思维的养成有赖于系统性的提问。但,该问哪些问题呢?这些问题又是如何促使人们对他人所阐述的内容进行深思熟虑和公平允正的评价呢?

《学会提问》是一本关于批判性思维的经典著作,自从1978年第1版刊行以来,迄今已有12个版次陆续面世。这本书的作者通过探索论证的组成部分(问题、结论、原因、证据、假设和语言),传授富有理性、逻辑性和批判性地提问、思考、判断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本书将帮助我们有意识地学习和运用批判性思维,提出批判性问题,对问题深思熟虑,尽力理解那些价值观和我们背道而驰的人的分析推理方式,克服偏见对判断的影响,这样才有可能得出更为正确、理性的结论。

*批判性思维的三个维度

05

《拖延心理学》

《拖延心理学》

(美)简·博克,莱诺拉·袁著;蒋永强,陆正芳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索书号:B84/368

你是否总在deadline临近时才发现任务毫无进展?你是否明知作业堆积如山,却依然忍不住刷手机逃避?你是否经常因为拖延的习惯不断自责,立誓改变,但下一次依旧是老样子?焦虑,拖延,再焦虑,再拖延。拖延习性背后有着深刻的心理根源,我们只有了解这些根源之后,才能反过来控制拖延行为的发生。

新学期来临,这正是直面拖延的好时机。《拖延心理学》这本书将陪伴你面对拖延的挑战。在这本书中,作者找出了4个最可能导致拖延的原因:对成功信心不足、讨厌被人委派任务、注意力分散和易冲动、目标和回报太过遥远。作者通过对拖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分析和对大脑神经科学方面的研究,让我们能够重新理解拖延并明白怎样以全新的方式采取行动。

同时,这本书还为我们提供了达成目标、管理时间、谋求支持和处理压力等一系列克服拖延的方法,提供的方案非常实用并经受过实践的检验。此外,本书还考虑到工作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当代文化诉求,以及诸如注意缺陷障碍、执行功能障碍等问题对拖延的影响,甚至还为生活和工作在拖延者身边的人群提供了不少实用性建议。

扩展阅读

什么是专业,或者说一门学科是什么?这是《新京报·书评周刊》在今年的6月20日和8月29日两期“我和我的学科”专题中提出的问题。两期专题邀请各学科领域的高校教师,以第一人称讲述,谈这个学科是什么,也谈自己作为一个个体与学科的关系,当然也包括他们在教学中产生的对于本学科过去与未来的思考。

每一门学科都是一种观察世界的方法。专题中涉及的学科广泛,包括文学、数学、历史学、社会学、管理学、新闻传播学、法学、流体力学、昆虫学等学科,也有机器人工程等新兴交叉学科。这些来自前辈们的思考,或许能给你的专业学习之旅提供一些启示。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