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周,《葡萄酒》杂志对40家酒企的半年报展开分析(相关阅读:酒业半年报大拆解!40家酒企仅10余家实现双增)。从整体情况来看,当前酒业正面临不小的发展压力。
上周,《葡萄酒》杂志对40家酒企的半年报展开分析(相关阅读:酒业半年报大拆解!40家酒企仅10余家实现双增)。从整体情况来看,当前酒业正面临不小的发展压力。
其中22家白酒企业里,仅6家实现净利润增长,这一数据清晰表明,白酒行业已进入深度调整期,企业普遍承受着较大的业绩压力。
据财联社统计,今年上半年,A股20家白酒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收2415.08亿元,同比下降约0.86%;归母净利润945.61亿元,同比下降约1.17%。这一表现打破了白酒行业连续多年的正增长态势,也进一步说明,白酒企业亟需找到销量增长的突破口,从而摆脱业绩下滑的困境。
图片来源:图虫
为了拉动销量,白酒企业纷纷创新方式吸引消费者关注,比如推出白酒风味冰淇淋、白酒巧克力,打造契合年轻人口味的低度白酒;还有推出跨界联名产品、借助电商平台拓展销售渠道,以及主动开拓海外市场等多种举措。
业绩承压,白酒企业寻求海外市场
在这些尝试中,“白酒出海”成为众多白酒企业的重要选择。中国酒业协会《2025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显示,2025年已有63.9%的白酒企业布局或正在拓展海外市场。
图片来源:图虫
为抢占海外市场、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国内各大白酒企业积极制定多元化策略,投入资源深耕海外市场。
在推广手段上,企业通过赞助各类大型活动提高知名度,覆盖体育赛事、文化交流、国际会议等多个领域。
例如,泸州老窖自2018年起成为澳网全球官方合作伙伴,2023年起又成为国际乒联世界杯全球顶级合作伙伴;贵州茅台与亚洲职业高尔夫巡回赛建立战略合作,还成为了2025年赛季三次亚巡旗舰赛事的核心合作伙伴;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期间,五粮液以“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荣誉战略合作伙伴”“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指定用酒”的身份亮相活动现场。
此外,举办白酒鸡尾酒调酒比赛也是开拓海外市场的重要方式。
图片来源:Unsplash
汾酒曾在斯德哥尔摩成功举办2024汾酒鸡尾酒大赛;2025年7月23日,由英国调酒师公会、贵州茅台与Jazz Trading London Ltd联合主办的“2025英国国家调酒大赛:茅台探索之旅”,在伦敦东方风格酒吧LucyWong顺利举办。
与此同时,传统广告投放也未缺席,旧金山的户外广告牌、纽约时报广场的大型数字广告等,都在助力白酒品牌强化海外市场的存在感。
图片来源:Unsplash
珍酒李渡集团也是布局海外市场的重要白酒企业之一,公司表示:“我们正通过多种方式触达海外消费者,包括积极参与国际知名酒类及食品展、出口国本土化线下活动,推动出口产品进驻五星级酒店与米其林餐厅,同时打造海外联名产品,从多维度拓展海外市场。”
这类多元化布局策略,为白酒企业影响力提升和海外业绩增长奠定了基础。从实际成效来看,头部白酒品牌的海外影响力持续攀升。
在海外主流社交媒体上,茅台、五粮液等均收获了不少粉丝数,这说明白酒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渗透力正逐步提升。
除此之外,部分白酒企业的海外业绩也实现了增长。
2025年上半年,贵州茅台海外营收达28.93亿元,同比增长约31.29%;舍得酒业上半年在东南亚地区的销售收入,同比增幅更是达到50%。
白酒出海遇瓶颈,多重挑战待突破
尽管白酒在海外市场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出海”过程中,仍面临着不少局限性。
首先,受文化认同、消费习惯等因素影响,白酒出海的市场主要集中在华人较多的亚太地区。
根据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半年酒业报告,中国香港、韩国、日本、马来西亚以及新加坡等华人集中的国家和地区,是白酒出海的热门目的地,其市场占比在5%到20%之间不等。
图片来源:Unsplash
目前,华人集中的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国家地区)已成为白酒企业重点发力的市场。
布鲁塞尔国际酒类大奖赛(CMB)中国区主席赵静表示:“东南亚市场是绝大多数酒企出海的首站,特别是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这些国家华人基数大,有‘共饮’的饮食文化场景,而且在RCEP框架下,关税逐步降低,综合推进成本相对较低。”
同时,她也关注到了其他市场的发展潜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比如阿联酋、哈萨克斯坦等,也逐渐进入酒企的视野。虽然现阶段这些市场的消费体量不大,但政策沟通顺畅、经贸合作紧密,往往可以通过中国经贸合作区、文化交流年等国家级平台切入,实现‘以政策带市场、以文化带产品’的软性拓展。”
另外,不同国家复杂的关税政策和合规要求,也增加了白酒出海的实际难度与成本。
中国酒业协会的报告显示,关税及贸易壁垒(占比60.0%)是白酒生产企业出口或出海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数据来源:中国酒业协会 制表:《葡萄酒》杂志
目前,不同国家对酒类产品的税收政策差异较大,部分国家还会对烈酒相关产品设置较高关税。
贵州茅台酒销售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旭此前曾公开透露,茅台产品出口覆盖的64个国家和地区中,高关税现象较为普遍——关税水平超过50%的国家和地区,占比接近一半。
具体来看,关税在150%以上的有2个,处于100%-150%区间的有10个,而50%-100%区间的则有19个。山西杏花村汾酒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维栋也曾公开提及,大部分国家对白酒的关税都在50%以上。
相关的合规要求,同样是白酒出海的一大阻碍。
图片来源:Unsplash
据悉,白酒出海需经过3个主要流程:首先,白酒企业要在国内取得一系列出口合规资质;其次,需在进口国完成产品认证并取得进口许可;最后,酒企要完成清关和报关流程,之后产品才能正式出口到目的地。
CMB在白酒海外推广过程中,也在运输、报关等环节遇到不少挑战。赵静表示:“在物流方面,白酒因酒精度高被列为危险品,需要使用专用的防震防漏包装,还要标注警示标识,这既增加了成本,也提高了操作难度;清关时则需要准备大量文件,海关还会对货物进行严格检验,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会影响出货流程。”
海外市场潜力大,多路径探索国际化
虽然白酒出海面临诸多挑战,但海外市场依然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数据显示,当前全球烈酒出口规模超过400亿美元,而中国白酒出口额仅占全球的2.4%。未来,随着白酒企业持续坚持与创新,必定能开拓新的市场,推动白酒真正走向世界。
图片来源:图虫
珍酒李渡集团认为,助力白酒更好出海,可从两方面入手,公司表示:“首先要创新文化传播与体验方式,用国际语境讲好白酒故事,比如通过鸡尾酒调制大赛、美食配对体验吸引海外消费者,同时,推动白酒酿造技艺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全球认同感;其次要构建‘线上+线下’多元化渠道,线上依托电商和社交平台开展营销引流,线下布局高端餐饮、免税系统及零售终端,探索打造白酒文化体验空间,以增强品牌沉浸感和消费便利性。”
建立统一的行业标准,对白酒出海也有着重要意义。赵静表示,要推动白酒国际化进程,白酒行业需凝聚整体力量,集中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白酒文化传播工作,同时要整合适用于全行业的产品质量规范与价格梯度标准。
图片来源:图虫
此外她还提到:“清酒和日本威士忌的全球化,其实也就是21世纪以来的事。中国和日本同为东亚大国,白酒行业完全可以从它们的全球化过程中,借鉴一些成熟经验。”
白酒作为中国重要的文化载体之一,其出海推广不仅能帮助企业实现利润增长,更重要的是,能借助这一产品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递独特的中国文化。白酒出海之路任重道远,期待白酒企业能早日带着中国白酒,真正走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文、编 | Susan
来源:葡萄酒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