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态环境焕然一新、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工业经济蓄能起势、民生福祉大幅改善、文旅融合硕果满枝……初秋时节,行走在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的各个城乡,目光所及之处,尽是一幅生态美、产业优、文化兴、百姓富的蓬勃发展美丽画卷。
生态环境焕然一新、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工业经济蓄能起势、民生福祉大幅改善、文旅融合硕果满枝……初秋时节,行走在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的各个城乡,目光所及之处,尽是一幅生态美、产业优、文化兴、百姓富的蓬勃发展美丽画卷。
今年上半年,互助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4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2.86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9亿元;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49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89元。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互助县从严从实推进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历年各类生态环保督察反馈的214项问题已完成整改205项,整改率达95.8%。严格落实建筑工地“8个100%”控尘措施,争取大气污染防治资金1926.56万元,实施燃气锅炉低氮改造项目2项,互助县城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5.2%。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和常态化巡河湖制度,坚决整治河湖“四乱”问题,完成109个重要支流排污口整治,全县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均为100%。扎实开展春季义务植树,完成国土绿化603.2公顷。投资1770万元,实施河湟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淤地坝除险加固等生态修复项目4项,县城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项目已完成工程量的95%,建筑垃圾填埋场建设项目稳步推进。青海首单CCER(国家自愿减排量)林业碳汇交易试点项目在互助签约,交易总额达1920万元,实现了林草“碳库”价值的市场化交易,为建设美丽青海、实现“双碳”目标贡献了互助力量。
金秋九月,土乡大地五谷流金,正是高原特色冷凉蔬菜丰收的好时节。在互助县南门峡镇的供港澳蔬菜生产基地,二茬红菜薹即将迎来丰收季。
随着当地高原特色冷凉蔬菜产业的崛起,互助县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青杂系列”油菜种完成出口30吨,创汇120万元。加快推进全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先行示范县建设,播种各类农作物6.27万公顷,存栏各类畜禽69.77万头(只),出栏31.59万头(只);种植高原冷凉蔬菜4000公顷,认证“供港澳”蔬菜基地1333.33公顷,累计输出各类绿色有机农畜产品4万吨,产值达1.2亿元。
一个支柱产业兴一方经济,互助县绿色工业乘势而起。青海互助金圆水泥有限公司超低排放技术改造(二期)等14项工业项目顺利开复工,完成一般性工业投资金额达27.12亿元。全县25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4.91亿元,完成增加值4.68亿元。储备招商引资项目26个,新签约项目6个,总投资18.9亿元;实施招商项目16项,到位资金4.89亿元。青海威思顿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互助分公司马铃薯淀粉加工、青海华旺科技有限公司无人机生产基地项目高效推进,高性能信创电脑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顺利投产。
第三产业竞相发展。今年上半年,互助县精心承办、举办“大美青海·高原足球”超级联赛海东主场赛事、第二届高原康养论坛、2025年青海丝路花儿艺术节之第八届青稞酒文化旅游宣传展示活动,“彩虹故乡”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互助县成功入选全国县域文旅融合发展潜力100强。互助油嘴湾生态文化景区实景演艺、互助土族故土园景区西部武侠城火爆引流,上半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5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3亿元,同比增长19.6%。天佑路特色夜市点燃城市烟火气,推动城市文明与“人间烟火”相融互促,城市管理更有温度,消费活力持续释放。加力扩围落实“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惠民政策,累计发放政策补助1.9万余单1382万元,撬动消费1亿元以上。积极培育壮大进出口贸易,实现进出口额5580万元。京东农特产品馆互助馆开业,15家入行纳统电商企业线上销售额超3411万元。上半年,三产增长4.3%,增速位居全市第一。
一城之美,始于颜值,源自气质。互助县扎实推进人民城市建设,互助·宁夏中房·文昌苑等4个房地产项目完成投资1.16亿元,销售商品住宅802套,彩虹大道等4条街道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项目全面完工,粮食局家属院等26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基本建成,吐谷浑大桥建设、振兴大道路面改造、东和路道路维修等市政项目稳步推进,新增城市公厕4座,施划道路交通标线1.15万平方米,修补病害路面1300平方米,城市内涝、道路病害等一批城市痼疾得到有效治理,城市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综合承载力不断提升。
如今,互助县正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紧扣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奋力谱写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全媒体记者 巴迎桂 摄影报道)
来源:海东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