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一成绩是“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以赛促变”教育改革理念的生动实践成果,不仅展现了师生过硬的技术技能水平,更是学校专业建设与深圳重点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协同共进的集中体现。
深圳学子又获奖啦!
以前都是羡慕别人家的孩子
这次也轮到我们骄傲了吼!
近日
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频频传来喜讯
深圳市总工会直属事业单位
深圳市第三职业技术学校
连续斩获
电子电器与集成电路
智能装备应用
能源动力(中职组)
成为全国职业院校瞩目的焦点
这一成绩是“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以赛促变”教育改革理念的生动实践成果,不仅展现了师生过硬的技术技能水平,更是学校专业建设与深圳重点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协同共进的集中体现。
喜报三连
专业对接产业
学校紧密对接深圳“20+8”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通过系统开展产业调研,持续推动专业建设与产业升级实现“无缝对接”。
近年来,学校重点建设了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物联网技术应用等一批与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紧密契合的特色专业,致力于为智能装备、集成电路、新能源等前沿领域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产业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1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
以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为例,该专业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产教融合专业合作建设试点单位,全面对接先进制造业发展趋势重构教学体系。
2022年,在深圳市总工会的领导下,该专业与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办“蓝口圆梦工匠班”,并共建欣旺达智能制造人才培育产业学院。校企共同开发13门核心课程,建成价值超百万元的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切实推动“教育链对接产业链、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该专业学生连续三年荣获智能装备应用赛道金牌,充分体现了教学体系与行业技术发展的同频共振。
2
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
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则紧扣集成电路产业需求,强调电子电器、能源系统等真实应用场景的融合,系统培养学生嵌入式开发、系统集成与运维等核心能力。专业课程覆盖芯片制造与测试、通信工程、信息通信网络运维等多个岗位方向,多次在集成电路与能源动力赛项中摘金,展现出学生跨领域技术融合能力的优势。
通过系统化的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学校不仅夯实了职业教育的基础,更通过竞赛验证教学成效,反哺教学创新,全面支撑深圳“20+8”产业工人培养战略。
欣旺达智能制造人才培育产业学院(实训室)
未来,学校将持续优化专业结构,强化与深圳“20+8”产业集群的衔接机制,进一步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通过建设工匠学院、深化课程与实训创新,学校致力于打造更加开放、融合的育人平台,为区域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持续输送高质量人才,全面助力深圳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的形成。
竞赛反哺教学
技能竞赛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催化剂”,学校系统构建“项目—场景—竞赛”三阶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将企业真实项目引入课堂,依托工业机器人实训中心等高水平实训基地,模拟真实产线环境开展沉浸式教学。
通过将世赛技术标准分解为12个教学模块,开发《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等42门模块化课程,实现教学内容与产业技术迭代同频共振。备赛期间,校领导牵头组织多轮研判,师生团队日夜攻坚,在“真题真做”的项目制教学中,将竞赛标准内化为职业能力,最终在三大高技术赛道中脱颖而出。这种以竞赛为支点的“训战一体化”教学改革,不仅锤炼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也加速了教师队伍成长。
欣旺达圆梦工匠班部分校本教材
双轨并行育人
深圳市第三职业技术学校作为深圳市总工会直属事业单位,立足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创新构建“学历教育+社会培训”双轨并行育人体系,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开辟新路径。
01
职业教育领域
学校与欣旺达等龙头企业共建“蓝口圆梦工匠班”“企业双元制大专班”,创新“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企”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双班主任制、企业导师驻校授课、沉浸式企业实践等举措,为粤港澳大湾区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600余人,毕业生就业留存率达90%。
02
社会技能培训
学校打造“1+20+100”产业工人实训网络——以坪山校区为枢纽,辐射20个校内实训工场和100个企业培训中心,采用模块化课程体系,将工业机器人运维、智能产线调试等核心技术送教上门,帮助产业工人实现技能转型,累计为比亚迪、大族激光等企业提供定制化培训超5万人次,实现教育资源社会效益最大化。
截至目前,学校已累计培育35万名技术技能人才,其中近200人成长为各级劳模工匠和技术能手。
从技能金牌
到产教融合"金奖模式"
2023年,学校入选教育部“支持建设一批优秀中职学校”名单,2024年获批全国工匠学院建设单位,标志着该产教融合模式获得国家层面认可。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播报欣旺达圆梦工匠班育人模式
三项世赛金奖,不仅是技能的胜利,更是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的胜利。
深圳市第三职业技术学校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竞赛为杠杆、以帮扶为责任,真正实现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深圳方案。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