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下沉+线上赋能” 内蒙古乌海海勃湾让法治服务更贴心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1 11:32 2

摘要: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海勃湾区政法系统围绕平安建设、经济发展、法治建设三大重点,做好“三道加法”。通过完善综治中心“一站式” 纠纷化解平台,为平安建设“加码”;发挥法学会作用,开展法治体检、简化办事程序,为经济发展“加速”;优化便民法治服务,简化审批、延伸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常煜 通讯员 张春萍 俞文昕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海勃湾区政法系统围绕平安建设、经济发展、法治建设三大重点,做好“三道加法”。通过完善综治中心“一站式” 纠纷化解平台,为平安建设“加码”;发挥法学会作用,开展法治体检、简化办事程序,为经济发展“加速”;优化便民法治服务,简化审批、延伸服务网络,为法治建设“加温”,切实提升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满意度。

小中心大治理 一站解纷为平安“加码”

海勃湾区进一步完善综治中心“一站式”纠纷化解平台。在阵地建设上,采取“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形式,科学划分受理区、功能区和办公区,最大限度满足群众来访来诉、定分止争的服务需求;在功能设置上,紧紧围绕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协助推动社会治安风险防控的职能定位,明确受理范围,全力推动群众烦心事在综治中心“一站式”解决。在运行机制上,海勃湾区实施了一套规范流程和8项工作制度,细化入驻部门的职责事项,组建由10名专职调解员组成的调解队伍常驻区级综治中心,联动14个行业调委会,形成“诉调、警调、检调、仲调、专调、访调”的“一站”集成;在处置流程上,线上依托“海区e家”平台,实现全过程跟踪督办,线下通过运用“三单两函”、月报等机制,推动各类纠纷诉求解决提质增效。截至目前,海勃湾区综治中心已接待群众2.3万人次,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2万余件,提供法律咨询服务5000余次,完成诉前调解300余件,速裁快审开庭200余件,提供心理咨询服务100余人次。让群众 “进一扇门,解百家愁”,实现纠纷妥善解决。

强根基助发展 法护营商为经济“加速”

海勃湾区全力发挥法学会联系和团结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群团组织作用。以法律进企业为载体,针对不同企业特点,拟定合适主题,选派法学理论扎实、审判经验丰富的员额法官、法官助理及干警,分层分类在各企业集中开展法治体检、法治讲座33次,为企业查找法律风险,开具“法律处方”,同时,设立“律师助企公益法律咨询点”和“律兜无人法律服务终端”,免费为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解答法律问题200余次;针对不同企业服务需求,以深入开展“放管服”改革为契机,在简化程序上做“减法”,在服务企业上做“加法”,成立园区服务站,设置综合受理、咨询导办、自助审批等服务专区,通过“线上+线下”帮办代办服务方式,为园区企业提供申请材料预审查、办事过程代跑腿、审批问题协调等高效全程无偿帮办代办服务163次,构建形成“企业办事不出园区”的服务体系,努力营造务实高效的助企服务环境。

提效率促公正 司法便民为法治“加温”

海勃湾区持续优化便民法治服务。简化简单案件的审批手续,做到即时受理、即时审批、即时指派,极大缩短申请审批时间;持续深入推行法律援助“全域通办、跨域服务、点援办理”机制,提高法律援助案件办理和服务质量;将法律服务网络延伸到基层一线,在信访局、司法所、派出所、镇街道、综治中心等地设立12个法学会基层服务站,在法院设立法学咨询专家工作站,并配备驻站会员和法学专家,着力为群众和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调处、法治宣传、法律咨询服务;开启“线上共享法庭”,打造服务下沉新载体,通过直播开展民间借贷案件观摩会,近百名农区居民“云端”参与学习;此外,依托“法治集市”“普法摊位”开展百余次宣传活动,让司法温度通过“零距离”服务融入民生肌理。

来源:乌海市委政法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