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2年盛夏,中考失利的阴云笼罩着白学斌。怀着忐忑与迷茫,他步入了无棣县职业中专——这个曾被视为“无奈之选”的地方,却悄然成为命运为他安排的一场转机。
2022年盛夏,中考失利的阴云笼罩着白学斌。怀着忐忑与迷茫,他步入了无棣县职业中专——这个曾被视为“无奈之选”的地方,却悄然成为命运为他安排的一场转机。
老师告诉他:“职业教育不只是学一门手艺,更是一种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它并不意味着大学之路的中断,相反,可以通过春季高考继续深造,甚至凭借职业技能大赛的出色表现,直接拿到本科院校的‘入场券’。”
入学第一年,白学斌凭借踏实肯干的态度,被老师和同学们推选为班长。这份信任使他时刻以更高标准鞭策自己。入学第二年,专业课难度陡然提升,知识体系变得更为复杂精深,他的成绩出现了明显波动。就在他陷入迷茫与自我怀疑之际,学校发布了关于选拔参加国家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选手的通知,这成为他重新定位发展方向的重要契机。
经过学校严格的层层筛选,白学斌凭借扎实的基础和突出的面试表现,从全校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功入围7人预备队;继而凭借集训期间的卓越表现,最终跻身4人正式代表队,获得代表学校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宝贵集训资格。
这项大赛级别高、分量重——从2024年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面升级为“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由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35个部门联合主办,采取市级初赛、省级复赛、全国总决赛三级赛制,是专业覆盖面最广、参赛选手最多、联合主办部门最全、社会影响最大的世界性综合技能赛事,堪称中国职教界的年度盛会。
备赛期间,学校多次组织白学斌等4人到外地优秀院校和企业进行专项学习。指导老师倾注心血,在训练时要求严格、精益求精,在生活中对他们关怀备至。回到学校,白学斌和队员们将所学知识技巧不断细化,反复推敲、打磨操作环节与技术动作,追求精准高效。炎炎夏日,空荡的校园只有蝉鸣,白学斌4人在没有空调的实训室里挥汗如雨,汗水湿透了工装也无人抱怨,通过成百上千次重复训练,直至动作形成肌肉记忆,如同本能般流畅。
2024年10月27日至30日,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中职组)“矿井灾害应急救援”赛项在枣庄举行,来自全国的51支代表队展开激烈比拼。赛场气氛紧张,设备嗡鸣、指令不断,白学斌和队友们牢记老师嘱托,迅速进入状态沉着应战。那些在酷暑严寒中反复锤炼的操作流程,早已融入血液。他们配合默契、沉着冷静,动作精准、环节衔接流畅,最终斩获该赛项金奖。
要知道,“矿井灾害应急救援”赛项环节多、难度大,融汇护理、无人机操控、电工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极其考验团队配合与选手的综合素质。白学斌与队友们不畏艰难、沉着参赛,紧紧结合矿井灾害应急救援要求,围绕警情出动、坍塌事故救援、伤员救治、无人机侦查救援、电力恢复等项目的实际需求和实践要求,以熟练的操作和流畅的讲解赢得评委的高度认可。
此座“金杯”,让白学斌4人赢得了“春季高考技能拔尖人才”的认定,不仅获得了免试专业技能就读本科大学的资格,还在未来的应聘和考编等方面享有优先录用资格。
技能大赛落幕,此时距春季高考只剩不到5个月。因备赛耽搁,白学斌的文化课落下不少。翻开课本,面对陌生的公式、概念和知识点,他迅速调整心态,课间10分钟,他追着老师解决错题;宿舍熄灯后,他就打开台灯继续学习。他珍惜着每分每秒,数学笔记本被翻得起了毛边,上面记满解题思路和错题反思。也曾一度被难题压得濒临崩溃,但在大赛中锤炼出的意志力支撑着他,让他在一次次执笔演算中,将试卷上曾经刺眼的红叉,渐渐改写为布满对钩的答卷。
最终,那些堆积如山写满公式的草稿纸、那些耗尽的墨水、那些见证无数个奋笔疾书夜晚的空笔芯,都化作了春日里最甜美的果实——在春季高考的考场上,白学斌交出了一份令自己满意的答卷。
一项金奖、一份大学录取通知书,是对白学斌3年努力奋斗的职教之路最好的褒奖。未来,他还将继续以攀登者的姿态,去迎接人生中的下一座高峰。
来源:滨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