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片田藏着“高产密码”:去年闫庄村大豆示范区以205公斤单产入选全国2024年大豆大面积高产典型案例,今年1600亩大豆长势喜人,丰收在即。背后是科学赋能:县农技中心推广“机械条播匀密技术”,播种机驶过留下列列直垄,豆苗整齐通风;农技人员扎根田间,从品种选到田
九月初的徽县栗川镇闫庄村,千亩大豆田铺展成绿色画卷——豆叶随风轻晃,沙沙声似丰收序曲,农户们正弯腰穿梭田间,细致为豆苗除草,生机满溢希望田野。
这片田藏着“高产密码”:去年闫庄村大豆示范区以205公斤单产入选全国2024年大豆大面积高产典型案例,今年1600亩大豆长势喜人,丰收在即。背后是科学赋能:县农技中心推广“机械条播匀密技术”,播种机驶过留下列列直垄,豆苗整齐通风;农技人员扎根田间,从品种选到田间管,全程指导不缺位。
“一地两收”的智慧更让农户受益。闫庄村探索“麦(油)豆轮作”,油菜、小麦收后抢种大豆,既均衡土壤养分、减药减害,又拓宽增收路。“以前种传统作物收入薄,现在麦豆轮作,政府给种子、机械,我们出地,收成都归自己,收入涨了不少!”种植大户冯胜利种了70亩大豆,话语里满是干劲。
据了解,徽县农技中心为此次大豆种植提供了山宁17、陕豆125等高蛋白品种,这些品种适宜性强,在高密度种植下依然保持抗倒抗病性,为高产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农技中心还提供了机械支持,从播种到收割,全程机械化作业,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随着大豆产业的发展,栗川镇正逐步打通生态循环的“任督二脉”。鼓励农户开展复种大豆套种玉米,大豆玉米同时收获,制成优质青贮饲料,直供镇上的富发肉牛、千家生猪等养殖基地。养殖粪污经过科学处理,“变废为宝”成为上好的有机肥,安全高效地还田,形成了良性的生态循环。
如今,在徽县栗川镇,大豆种植已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一片片大豆田,不仅承载着农民的希望,更描绘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新陇南·市融媒体中心通讯员 谭倩倩
来源:陇南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