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刷短视频时看到这句话,心里咯噔一下——原来有人真敢把天山雪莲当路边野花薅。
“这株草,比你命还贵。
”
刷短视频时看到这句话,心里咯噔一下——原来有人真敢把天山雪莲当路边野花薅。
海拔4000米,零下20℃,一脚踩空就是万丈冰崖,它却能在石缝里开出拳头大的花。
现在,巡护队每月背着氧气瓶上山,只为拦住那些“采药客”。
别笑他们小题大做,雪莲里提取的抗氧化成分,实验室报价按毫克算,真·寸草寸金。
有人惦记花,有人盯上树。
普陀鹅耳枥,全球只剩一棵,长在舟山普陀山悬崖边,树龄250年。
景区给它装了5个摄像头,24小时直播,弹幕飘过最多的一句:“这树比我爷爷还金贵。
”去年台风天,护林员冒雨给它搭钢架,自己摔骨折,躺医院还在问:“树没事吧?
”听起来像段子,却是真事——植物一旦灭绝,连哭都没地方哭。
别以为濒危植物都在深山老林。
杭州天目山脚下的农家乐,菜单上写着“天目铁木炒腊肉”,老板被举报后直接刑拘。
野生天目铁木只剩5棵,砍一棵少一棵,炒一盘菜,等于烧掉一部地球史书。
现在保护区给每棵树配了“身份证”,扫码能看到树龄、坐标、守护人电话,比明星安保还严。
最魔幻的是银杏。
城市绿化带里全是它的克隆体,长得快、不掉果,物业最爱。
但真正的野生银杏,藏在贵州梵净山峡谷,不到200棵,基因多样性吊打城里那些“复制粘贴”。2012年,三个村民砍了棵野生银杏卖木材,被判三年半,庭审时法官说:“你们砍的不是树,是活化石。
”
有人拼命保,有人拼命薅。
广西火桐,全球三棵,开花时像燃烧的火炬。
当地小学生写作文:“如果树会说话,一定天天骂人。
”确实,每年花期,网红举着反光板来拍照,踩断的枝条能装满一卡车。
现在景区干脆围起铁网,远看像给树戴了牙套,丑归丑,管用。
说到底,保护不是拍纪录片,是算账。
野生石斛,过去一斤卖上万,现在人工种植技术突破,大棚里长得比野生的还壮,价格直接腰斩。
偷挖的人少了,山里的苔藓也松了口气。
同理,红豆杉的紫杉醇抗癌药,现在靠实验室合成,野生红豆杉终于不用被扒皮抽筋。
但别以为科技万能。
绒毛皂荚,全球四棵,结的种子像裹了层貂毛,人工繁育十年才活两棵,比养熊猫还难。
科研人员天天蹲树下等风来——种子必须靠风力传播,风小了掉不远,风大了吹到水泥地直接烤熟。
听他们聊天,像在讨论怎么给树找对象:“今年这风不行,配不上我家皂荚。
”
普通人能干啥?
别买干枝杜鹃当拍照道具,别在朋友圈晒“野生兰花”盆栽,看到有人卖“天山雪莲面膜”直接举报。
保护从来不是英雄主义,是少踩一脚,少买一盆,少转一次“绝美秘境”的定位。
毕竟,地球不需要人类拯救,人类需要这些植物续命。
来源:花下读书的静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