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豪门爽剧、穿越逆袭、手撕反派……短剧、短视频让人上头,追到停不下来。这样的“流量密码”,也让别有用心之人眼红。于是,他们利用短剧和短视频的高人气,蹭热点、布陷阱,实施诈骗。
豪门爽剧、穿越逆袭、手撕反派……短剧、短视频让人上头,追到停不下来。这样的“流量密码”,也让别有用心之人眼红。于是,他们利用短剧和短视频的高人气,蹭热点、布陷阱,实施诈骗。
近期,我市各地公安部门已接到多起相关报警,提醒广大市民警惕短剧、短视频热潮背后的电诈陷阱。
AI图:警惕短剧“引流”。
9月10日,鄞州区反诈中心通报了一个典型案例——
家住邱隘镇的张先生(化姓),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因一部短剧差点坠入诈骗陷阱。一切始于他为了解锁短剧的付费内容,填写了个人信息。
当事人签署反诈承诺书。鄞州公安供图
9月4日,当骗子以“收益翻倍”为由,引诱张先生充值升级会员时,邱隘派出所的预警电话及时响起。
民警迅速上门,经过一番耐心讲解,张先生才恍然大悟:所谓的“福利”,原来是“短剧引流”+“刷单诈骗”的组合骗局。所幸警方劝阻及时,才让他避免了更大的财产损失。
近期这类骗局多发,这是最简单的一种——以点赞为名,诱骗当事人刷单。江北公安供图
在江北,同样有类似案例。
李女士(化姓)是其中一名受害者。她平时爱看投资炒股的各种视频。前不久她关注了一名短视频做得又有趣又有“深度”的博主。有一天,她看到博主发消息,称晚上会进行直播,并且分享自己的投资理财经验。
结果不言而喻,李女士陆陆续续投了100多万元,最后无法提现,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AI图:刷短剧及短视频,成了很多人休闲娱乐的习惯。
当前短剧及短视频热潮背后隐藏的电诈陷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市反诈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电诈团伙正利用这些热门形式进行“引流”,并衍生出多种复合型骗局。除较为多发的刷单诈骗、虚假投资理财诈骗外,还有一种所谓“卖课件”的骗局也需特别警惕。
据反诈民警介绍,在这类骗局中,不法分子常将自己包装成“资深短剧导演”“百万粉视频博主”等成功人设,夸大收益,并以“三天学会剪辑”“轻松月入过万”等话术为诱饵,吸引用户购买课程。
该骗局一般存在“大”“小”两种套路:
“小骗”:直接售卖内容粗劣的教程课件,收取“报名费”等;
警方提醒
如今电诈团伙的“引流”手段花样百出,令人防不胜防。广大市民一定要记住,守住“钱袋子”的“唯一技巧”,是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
记者 王晓峰
编辑 张颖
来源:甬派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