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岁的他曾考取全国第一批乡村医生执业资格证,如今父子携手60余年守护村民健康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1 13:20 1

摘要:初秋,清晨的山雾尚未散尽,卢氏县五里川镇马连村的村卫生室已迎来忙碌的一天:老村医刘思芳早早打开大门,收拾卫生、整理村民健康档案;小村医刘曌则背着医药包,骑车穿行在山路上,准备为留守老人上门问诊。这样的场景,在马连村持续了数十年,刘思芳与刘曌父子,用脚步丈量山路

深山两代村医接力 60载守护村民健康

全媒体记者 李博 通讯员 高长军

初秋,清晨的山雾尚未散尽,卢氏县五里川镇马连村的村卫生室已迎来忙碌的一天:老村医刘思芳早早打开大门,收拾卫生、整理村民健康档案;小村医刘曌则背着医药包,骑车穿行在山路上,准备为留守老人上门问诊。这样的场景,在马连村持续了数十年,刘思芳与刘曌父子,用脚步丈量山路,用坚守守护着全村人的健康。

9月6日下午,记者从卢氏县城出发,翻山越岭35公里来到马连村卫生室时,刘曌正为村民把脉问诊,随后熟练地拾药、配药;一旁的刘思芳不时观察病情,提出处方建议。“老村医敢担当、医术好,治好的病人数不清;小村医负责任、有耐心,待村民比亲人还亲!”提起这对父子,该村党支部书记程文龙满脸自豪,“他们就是咱深山里的健康‘守护神’!”

老村医:

自学成才守初心 “ 医”心为民解病痛

今年85岁的刘思芳,依旧耳聪目明、精神矍铄。回忆起行医初心,他语气坚定:“小时候家乡穷,村民看病难、看病贵,我就暗下决心,要当一名村医,守护大家的健康!”

初中毕业后,刘思芳放弃升学机会,先参加了4个月的村医速成班,随后又买来《伤寒论》《医宗金鉴》等医书深学苦读。为掌握药理药性,他经常上山采集中草药,对照书本一一辨别、记录,反复摸索配伍方法。经过两年的学习与实践,他熟练掌握了望闻问切的诊疗技巧,并于1958年考取全国第一批乡村医生执业资格证,正式成为马连村的“健康守护人”。

“做医生,治病救人是天职。”从医以来,刘思芳坚定着这一信念。1959年春天,村民姚占营干活时不慎被锋利的石头划伤右腿,伤口从膝盖延伸到脚脖,深可见骨。邻居们将他抬到卫生室,刘思芳快速为伤口止血、冲洗、消毒,随后细致缝合。接下来的一周,他每天上门护理,直到姚占营的伤口完全愈合、顺利拆线,才放心让其回家,最终只收取了消毒药品等基础费用。

马连村地处五里川、双槐树、横涧三乡(镇)交界处,20世纪70年代中期前,村民居住分散,且村里不通路、不通电,药品更是稀缺。为解决村民看病难题,刘思芳便自己上山采药,回家后晾晒、切片、粉碎,亲手炮制成中草药、水剂或丸剂,免费为村民治病,缓解了不少人的病痛。

“刘老大夫是我的大恩人!”今年42岁的洞口组村民王富民,回忆起儿时的经历红了眼眶。小时候他患上严重肺炎,高烧不退,父母急得团团转。刘思芳得知后,多次冒雪上门,用推拿、针灸等方法为他治疗,最终治好顽症,让他恢复了健康。

从医60多年来,刘思芳的足迹遍布马连村及周边村落:他为村内外上百名老人医治过心脑疾病,为上百名儿童做过针灸、推拿,还为多名村民正骨、接骨,甚至曾帮助妇女分娩接生等。凭借这份坚守与担当,他先后获得“全国乡村医生”“河南省免疫规划先进工作者”及乡镇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小村医:

专业传承担使命 播撒健康新希望

受父亲影响,刘曌从小就在卫生室里长大,跟着父亲识药、记药方,看着父亲为村民解除病痛后露出的笑容,“当村医”的种子早早在他心中生根发芽。在父亲的支持下,他选择学医之路,2000年从卫生学校毕业后,回到村里,成为马连村的新一代村医,和父亲一起为村民健康服务。

“现在医疗条件好了,村民对健康的需求也更高了,咱们的服务方式也得跟着变。”刘曌深知,光有热情不够,还得有过硬的专业本领。除了父亲的言传身教,他还经常主动参加上级卫生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不断学习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医术水平和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如今,他不仅是镇卫生协会会员,还担任了县卫生协会会长,马连村卫生室也被确定为全县第一批“健康180医生工作站”。

有了专业诊疗设备的加持,刘曌服务村民的底气更足了。马连村共有380多户1500多人,其中高血压患者98人、糖尿病患者32人、精神分裂症患者7人。针对这些留守慢病老人,刘曌坚持每周上门,为他们测血压、血糖和调整用药,20多年来从未间断。如今,他每天要接诊村内外患者20多人,每周仅上门健康检查就要往返百余公里。

父子同心:

药箱虽变承诺不变 守护健康不停歇

从最初的“老三件”——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到如今配备齐全的“智慧医疗包”,数十年来,父子俩的行医装备在变,但“随叫随到”的承诺从未改变。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刘思芳、刘曌父子俩累计诊治病人超过3万人次。

2020年,刘曌当选为马连村村干部,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但他服务村民的初心丝毫未减。“有父亲在身边帮忙,还有村民的信任,我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指着村卫生室墙上的“健康180医生工作站”牌子,以及一张张荣誉证书,刘曌眼中闪烁着光芒,“现在咱们村实现了‘小病小伤不出村,大病急病快诊快治’,能看到村民们健健康康的,我们就觉得特别欣慰。”

在马连村的深山里,刘思芳与刘曌父子用两代人的坚守,织就了一张守护村民健康的“安全网”,也照亮了深山里的“医”心健康路。

声明:本公号原创文章谢绝媒体转。如经授权转载,请于文章开头注明“来源::smxrbweixin)”。

责编:徐伟

投稿邮箱:smxsjkb@163.com

法律顾问:河南宇萃(三门峡)律师事务所

赵双良 胡 彬

来源:三门峡日报视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