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火星在向我们招手。虽然人类宇航员能最大化航天任务的科学产出,但是这项任务很有可能由机器人承担。
周一 · 知古通今 | 周二 · 牧夫专栏
周三 · 风月同天 |周四 · 观测指南
周五 · 深空探测 |周六 · 茶余星话 | 周日 · 天象预报
原作:Leonard David
翻译:李思绮
编排:赵书晨
后台:李子琦
火星在向我们招手。虽然人类宇航员能最大化航天任务的科学产出,但是这项任务很有可能由机器人承担。
图源:NASA/Pat Rawlings
✦
“AI宇航员”有望成为火星——乃至太空中其他角落——探测计划的实际执行者。
这些坚固耐用的“太空级”人类具有显著的优势:例如,无需携带大量维持人类生存的消耗品,还可以在没有生命维持系统的情况下出舱活动。
尽管人们对于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存在分歧,但大家普遍认为其速度只会越来越快,并且能与火星探测任务的周期相吻合。这与过去的情况截然不同。
“这正在迫使我们做非常谨慎的战略布局:哪些技术需要专门开发,而哪些技术可以交给逐渐自然成熟的AI和机械技术。”加州SETI研究说行星科学家Pascal Lee说。
Lee同时担任NASA的火星研究作主席,并同时领导着NASA的霍顿-火星项目。
✦
✦
相同的生理特征
“随着我们步入‘人工智能时代’,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正朝着‘人工人类’的方向发展。”Lee说,“这些仿生人将拥有与人类相同的生理特征和行动能力,外加通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Lee在七月下旬的太空机器人研讨会上发表了题为“AI时代的登陆火星计划”的演讲。
Lee进一步阐述:随着我们创造出“人工超级人类”,未来也将出现“人工超级宇航员”。这些“人”将在太空探索领域全面超越人类,在各种任务中展现出更卓越的能力。
“人工宇航员”技术可能的发展时间线。、
图源:Pascal Lee
骄傲的“家长”
“我们必须意识到:一旦我们创造出人工人类——乃至于超级人工人类——我们与仿生人的关系像发生变化。我们不能再视他们为机器,而是自己的后代。”Lee表示,“我们会像骄傲的父母那样为他们感到自豪,在他们的经历——比如星际探索——中取得成就感。”
Lee设想的太空探索方案就是将人工超级宇航员以及人类DNA运送到宜居的系外行星上保管,而不是像《流浪地球》中的多代星际飞船(或者说是飞“球”)。
重新审视人类航程
“就近未来而言,AI对太空探索的影响在于: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前往火星的方式。”Lee指出。
Lee建议,我们不应该将机器人仅仅视为助手,更需考虑到可能出现的新型存在——人工宇航员。
“我认为人类仍将亲自探索火星以及更遥远的太空,但那时我们将会有一些有趣的通行者。”Lee总结道。
又是火星上忙碌的一天!
图源:SpaceX
对未来充满信心
SpaceX的创始人兼CEO马斯克持相同的观点。
今年早些时候,马斯克表示SpaceX计划在2026年发射一支小型无人Starship舰队前往火星,搭载特斯拉的Optimus仿生机器人。
“Starship将在明年年底搭载Optimus飞往火星。若一切顺利,人类最早可能在2029年发生,不过2031年更有可能。”马斯克在X上发文写道。
责任编辑:陈玮菁
牧夫新媒体编辑部
『天文湿刻』 牧夫出品
巨大的蜥蜴座星云
图源: Ian Moehring
谢谢阅读
来源:牧夫天文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