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跟老师提要求别瞎指挥。你说“多给我家娃喝点水”,老师心里可能就犯嘀咕,班里几十个娃,都让多喝,我咋顾得过来?而且你没说为啥要多喝,老师还以为你是故意挑刺儿。但换个说法就不一样了。
你是不是也曾偷偷观察过,那些在幼儿园里似乎特别“受宠”的孩子?他们的家长好像也没做什么特别的事情,但老师就是会多关注一些,多提醒一些,多夸奖一些。
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本身有多大差别,问题可能恰恰出在家长与老师的沟通方式上。
跟老师提要求别瞎指挥。你说“多给我家娃喝点水”,老师心里可能就犯嘀咕,班里几十个娃,都让多喝,我咋顾得过来?而且你没说为啥要多喝,老师还以为你是故意挑刺儿。但换个说法就不一样了。
把原因说清楚,再把要求变具体,老师知道该咋做,还觉得你特别体谅她的工作,自然愿意多帮你盯着娃。不是老师不愿意帮,是你别让TA猜。模糊的要求像没头的苍蝇,老师抓不住重点,把“为啥要做”“做啥”说清楚,再道声辛苦,老师才会觉得你懂事儿。
接娃别低头刷手机。每天接娃的时候,好多家长都一边等娃一边刷手机。老师把娃送到你手里,你头都不抬,就“嗯”一声,老师心里肯定会觉得,你连跟我打个招呼的功夫都没有,是不是不重视娃在幼儿园的生活?
老师从早到晚围着娃转,连喝口水的时间都少,你接娃时多跟她说句“辛苦”,再问问“需要配合啥”,她会觉得你看见她的付出了,心里暖乎乎的,下次有啥关于娃的事儿,自然愿意先跟你说 。
娃犯错别护短。娃在幼儿园跟小朋友闹矛盾,老师跟你说“你家娃推了别的小朋友”,你第一反应就想说“不可能!我家娃不会这样”?先别着急反驳,你这么一说,老师会觉得你不信任她,甚至觉得你在质疑她的判断,本来小事儿也容易闹僵。
娃小的时候难免犯错,老师跟你说,是想让你一起参与教育,不是要跟你吵架。别先急着否认,先谢谢老师告知,再主动说“一起改”,老师会觉得你通情达理,还会更用心帮你教娃。
而且这些琐事私下问就行,没必要在群里打扰大家。老师白天要管娃,只有空闲时才能看手机,你私信时说句“不着急,有空回复”,老师不会觉得有压力,反而会觉得你体谅她的工作节奏,愿意抽时间跟你沟通 。
注意沟通时间。老师每天工作其实挺繁忙的,并不会时时刻刻看手机 。要尽量避开老师早晚接送孩子的忙碌时段 。如果你发消息的时候老师刚好在上课,就没办法及时回复消息。
可以选择在过了下午五点,大部分宝宝都被接走了,老师的情绪完全放松下来,这时的沟通会比较深入。也可以提前和老师预约午休后或放学后的10分钟,此时老师精力更为集中,能够好好回应。
明确沟通事项。要有目的的去和老师沟通,而不是毫无目的的吐槽或者发牢骚 。沟通内容要抓重点,别只问“宝宝今天乖不乖”“哭没哭”这类明知故问的问题,换成具体问题会更有效。
注意沟通态度。不管是询问成绩,问表现或是孩子在学校被欺负,需要和老师沟通时,首先都要明确好自己的目的。应该以尊重和信任的态度去接触幼儿教师,承认他们的专业能力,并以平等和理解的心态去与他们互动。
在与幼儿园老师沟通之前,家长要注意自己的态度,不要一上来就盛气凌人,而是要以解决问题为目的,避免制造矛盾。
来源:芳岚育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