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4日—9月7日,由中华护理学会主办,新疆护理学会协办的中华护理学会儿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在新疆乌鲁木齐圆满落幕,吸引了近千名儿科护理同仁前来交流、学习。我院护理部顾莺主任亲自带队参加了本次会议,通过专题讲座、大会发言以及壁报交流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示
复旦儿科护理团队参加2025年中华护理学会儿科护理学术交流会
学术盛宴 提质赋能
多学科合作 促儿科发展
2025年9月4日—9月7日,由中华护理学会主办,新疆护理学会协办的中华护理学会儿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在新疆乌鲁木齐圆满落幕,吸引了近千名儿科护理同仁前来交流、学习。我院护理部顾莺主任亲自带队参加了本次会议,通过专题讲座、大会发言以及壁报交流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示了复旦儿科护理团队的卓越风采与深厚底蕴,充分体现了我院在儿科护理领域的学术水平与专业实力。
01
专题讲座
PART.01
顾莺主任受邀进行了《弥合证据与实践的差距:儿童管饲与喂养》的专题讲座。她深入探讨了当前儿童管饲与喂养领域中,证据与实际护理实践之间的差距,并指出其中的障碍因素,提到了解现状与障碍因素分析是弥合证据与实践差距的关键,顾主任的观点得到了与会专家的广泛认同和高度评价,大家纷纷表示这一讲座为儿科护理实践提供了宝贵的指导与启示。
美国护理科学院院士、美国肠内肠外营养学会研究员、美国护理学会研究员Elizabeth Maude Lyman 是美国儿童鼻胃管位置验证项目(简称NOVEL项目)的发起人之一,也是我院NOVEL China项目的国际顾问,也受邀进行了《De-implementation science: How to get nurses to stop doing ineffective or unsafe practices去实施科学:如何让护士停止开展低价值实践》的专题讲座。
英国普利茅斯大学临床护理学教授、复旦大学客座Joseph Maria Latour教授与我院保持多年密切合作,此次也一同受邀进行了《The 17-years research-to-practice gap in pediatrics: bridging the gap to improve health outcomes of children and families 儿科17年的研究与实践差距:弥合证据,改善儿童和家庭的健康状况》的专题讲座,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系列研究转化为改变临床实践行为为例,将全新的护理理念抽丝剥茧与参会人员进行深入探讨,为与会人员提供新的科研思路和方向。
02
主会场发言
PART.02
我院呼吸综合科护士荣心怡(王思怡代)就《基于重症儿童疼痛评估多模态标准数据集的可视化培训平台对儿科ICU护士疼痛评估能力的影响》进行大会发言。
复旦大学护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任若琳就《中国NICU护士NIDCAP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一项多中心调查研究》进行大会发言。
03
分会场发言
PART.03
急危重症科科护士长金芸就《护士主导肺部超声在PICU的应用》在重症分会场进行大会发言。
外科科护士长万嫣敏就《基于物联网与AI的儿童智慧护理生态构建——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数字化转型实践经验分享》在新生儿分会场进行大会发言。
心内科护士长叶岚就《55例儿童川崎病严重冠状动脉病变合并心肌梗死的护理》在专科分会场进行大会发言。
急诊护士长张燕红就《基于Child Life照护模式的危重症ECMO病人人文个案》在重症分会场进行大会发言。
肾脏风湿科护士靳常丽就《青少年肾移植患者免疫抑制剂服药管理患者旅程地图的研究》在专科分会场进行大会发言。
PICU护士李阳就基于CFIR框架的《住院患儿实施院内转运临床实践指南(2023版)》实施的障碍因素分析为题在专科分会场进行大会发言。
复旦大学护理硕士研究生王思怡就《危重症患儿管饲喂养护理》团体标准试点应用的促进与障碍因素分析在重症分会场进行大会发言。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