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漫步曲靖街头,你会发现这里大街小巷的店名、路标、牌匾上,常见“爨”字。“兴(興)字头,冖(秘mi)字腰,林字下面大火烧”。一共30笔!这个笔画繁复到让外地人瞬间懵圈的生僻字,读作cuàn。
“爨”是什么字?有人说,要了解曲靖,得先从一个“爨”字开始。
爨龙颜碑
漫步曲靖街头,你会发现这里大街小巷的店名、路标、牌匾上,常见“爨”字。“兴(興)字头,冖(秘mi)字腰,林字下面大火烧”。一共30笔!这个笔画繁复到让外地人瞬间懵圈的生僻字,读作cuàn。
“爨”字的历史源远流长,始见于战国文字,有烧火做饭之意。蜀汉时期,诸葛亮平定南中后,为长期稳定蜀国后方,有意识地扶植南中大姓,以爨姓为代表的“四姓”等大姓豪族,成为南中颇有势力的统治集团。历经西晋、南北朝,直至唐天宝蒙诏灭爨,爨氏家族世袭相传,统治云南400多年,孕育出了内涵丰富、独具特色的“爨文化”,包括诸如礼乐、诗歌、习俗、典祀、服饰、饮食、医药、建筑、工艺在内丰富厚重的内容,在云南地区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爨体字。云南地方志 供图
一座爨城,半部滇东史。从东晋爨文化到如今“文化+商业+民生”的夜经济生态,曲靖用千年时光书写了一部活态传承的史诗。
近年来,曲靖聚焦夜间文旅消费场景,因地制宜推出丰富多样的夜间消费业态,打造了一批高品质夜间经济示范带。目前,曲靖中心城区已形成10余个夜间经济街区,核心街区人流量高峰时一晚可达3万人次。
什么样的夜经济让一条街区人流量高峰时一晚达3万人次?“老建筑+新消费”“旧院落+新经济”怎样完美融合?如何依托文化赋能商业、商业又怎样反哺民生,形成曲靖夜经济新生态?9月12日,由省委网信办、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广播电视局指导,云南网、曲靖市委宣传部、曲靖市委网信办主办的“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点亮云南新‘夜’态”网络主题直播活动之“爨韵夜曲靖”将在曲靖市西门老街举行,让我们循着爨体书法的笔锋,走进爨乡曲靖。
云南网将通过镜头带你走进曲靖,和@曲靖老村长、@深一度、@李永存、@跟着嘉宁去旅游等博主深入曲靖,感受天池社区糖行街新青年集市上,游客在匠人的指导下精心雕琢着爨文化元素的小物件;爨文化书店中,人们在夜间阅读,选购心仪的文创产品;600余年历史街区旁的闲置院落改成网红咖啡馆,连招牌都是爨体书法家特别定制……此外,还有宣威火腿美食夜市、会泽古城铜钱夜市、爨文化手作夜市等曲靖新“夜”态的消费场景,让您在烟火气中感受文化的温度。
9月12日晚,让我们一起共同见证:当30笔的爨字遇见3万人的烟火,如何碰撞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曲靖夜未央!
云南网记者 赵芸瑞 乐诚弘韵 韩艳慧 王琳
海报设计 王元
来源:云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