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弃祖国、染毒、情史混乱,深扒“反华妖女”许秀忠,令人发指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1 15:24 2

摘要:按理说,一个出生在中国、从小享受过家人倾尽全力培养的孩子,不管走多远,心里都该留着牵挂的那块地方。

| 人文社

| 人文社

«——【引言】——»

按理说,一个出生在中国、从小享受过家人倾尽全力培养的孩子,不管走多远,心里都该留着牵挂的那块地方。

可偏偏有人选择亲手扯掉那根线,不只是割断亲情,还要在外面捅刀子,去迎合那些想见不得祖国好的眼睛。

这个名字在2020年“新疆棉”风波后,像刺一样扎在很多人心里。

她走到今天,是怎么一步步走到这条不归路的?

如今,又是什么下场呢?

让我来好好跟大家讲讲。

出身不差,起点不低

她叫许秀中,1994年出生在甘肃嘉峪关,家境虽然谈不上大富大贵,但父母是本分的双职工,日子安稳。

为了让她能“出人头地”,父母把能砸的资源全砸在教育上,给她报奥数班、乐器课、英语兴趣班等,只要是对孩子有好处的,从不吝啬。

身边很多同龄人可能还在自由玩闹,她却在一门门才艺课间来回折腾。

这种投入换来了显眼的成绩:中考全市第一,让她成了街坊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那时候的她,几乎没有什么能让父母不骄傲。

2012年,高考如愿考入中国传媒大学英语播音专业。

这一回,父母觉得多年心血值得了,亲戚朋友也打心底佩服,全国顶尖的学府,播音专业,光听就亮眼。

光环褪去,裂缝出现

可是进了中传,她很快发现这里没什么“天之骄子”,大家都能说、都敢拼,光环一下暗淡。

过去习惯了当“第一”,落差让她心里不舒服。

课堂压力、竞争激烈、社交不适,加在一起让她日渐失落。

2014年,她做了个让家里难以接受的决定,退学去澳大利亚留学。

那年家里正好遭遇投资失败,经济紧急转弯,父母苦口婆心让她缓一缓,她不干,甚至说出“你们可以把房子卖了”的话。

为了不让孩子心生怨恨,父母真卖掉了一套房,把她送出国门。

澳洲的第一年:从维护到疏离

刚到澳洲,她并不是一开始就全盘否定祖国。

课上或聚会里有人说中国的不是,她还会本能挺身反驳。

但很快,她发现这么干没朋友,反而会被孤立。

华裔面孔在当地媒体圈像隐形人,想往上爬,机会少得可怜。

她尝到了“孤立”的滋味,于是开始改变策略,说一些外国人爱听的故事,把国家描绘成落后、封闭甚至压迫的地方,以此换来笑声和认同。

久而久之,这种“迎合”成了她的生存习惯。

生活方式的滑坡

在澳洲的日子,许秀中活得越来越放纵。

为了进入媒体圈,她一边找实习,一边在脱口秀舞台上抛梗自嘲,用个体经历影射整个国家,用夸张的语气和表情博取关注。

她的私人生活也开始出了轨道,和上司产生不正当关系,以此换到更好的岗位;还有交往对象频繁,生活圈凌乱。

对她来说,这样“快速通道”比老老实实干活跑得快。

媒体话筒变成政治工具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纽约时报》悉尼分社这些标签看着挺体面,但她输出的内容几乎都带着固定指向。

2019年香港街头冲突,她公开站在暴徒一边,把爱国游行说成“被操控的群体”,

更大的舞台在2020年来了,ASPI(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邀请她加入,承诺绿卡。

这个被西方政界长期喂养的机构,正需要一个“来自中国”的面孔去说他们想听的话。

许秀中欣然接受。

“新疆棉”谎言出炉

2020年3月,《待售的维吾尔人》报告挂上了ASPI的官网。

许秀中声称有8万维吾尔族人被转移到内地被迫劳动,配了几张卫星图,把新疆的学校、居民区标注成“拘留中心”。

但是她从没去过新疆,这些所谓“调查”全靠拼接、假设。

可西方媒体当成了真相大肆炒作,美国国会用它做法案背景,禁止进口新疆棉,BCI公司宣布暂停在新疆的认证,H&M、耐克、阿迪等品牌公开宣布拒用新疆棉,导致新疆棉产业出口受到重创,成千上万工人饭碗受到了威胁。

家国反应与个人崩塌

我们外交部、学者、媒体迅速反驳,揭出报告漏洞,因为新疆采棉机械化比例早已超过70%,所谓“强迫劳动”根本站不住脚。

日韩企业也质问她把它们写进所谓劳工剥削名单的依据。

国内网民对这名前留学生的愤怒沸腾到点,父母因多次劝阻无效公开断绝关系。

那一刻,她在祖国的社会名册上彻底消失。

丑闻雪上加霜

在2021年,澳洲私家侦探托马斯发布四集视频,把她私生活的混乱拆开给公众看,从跟十几个男性上司、同行的私密关系,到派对染毒的画面,再到移民身份申请中的灰色操作。

她甚至回应说这是个人隐私,合法不可指责。

但在道德和公信力上,这已是致命打击。

连在澳洲的华人圈子里,她都成了边缘人。

被弃用的“棋子”

随着“新疆棉”国际新闻热度降温,ASPI也不再持续捧她。

因为少了媒体专访,她渐渐淡出视线。

她想通过更激烈的姿态重回舞台,于是在2024年参加反华游行。

但这次,被警方当场控制。

她拍视频喊委屈,说遭到暴力对待,然而警方声明没收到她的正式投诉。

在西方媒体眼中,她的价值明显不如从前。

孤立无援的境外日子

如今,她手里握着澳洲绿卡,却发现去的地方越来越少,中餐厅都有人拒绝招待。

她没有稳定工作,没有朋友圈,生活依附在少数激进组织的零星活动里。

还自认为依旧能在“反华圈”刷存在,但对外界而言,她早就是个“用完即弃”的符号响一次就换新的。

结尾思考

许秀中这一路,既是个人性格缺陷的放大,也是被外部力量利用的样本。

她曾享受祖国的教育和养育,却在关键的选择里,把短期名利放在了民族立场之上。

在政治话语里活跃时,她或许真以为自己在掌控命运。

但国际政治的残酷在于,棋子永远是棋子,一用完,就会被扫下棋盘,背叛过的地方,也不会再有位置。

这就是她“不堪的境外生活”最真实的注脚。

有些路,一旦选了,余生都得自己扛着走,回不了头,也看不到光。

参考资料:中国日报网——世界观|移居海外又反华的许秀中,不过是颗棋子而已

国际在线——起底许秀中:“反华”成为“流量密码”

环球网——许秀中:不孝不忠不义,你都占全了!

来源:渣叔罗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