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税总局最新发文:主播核定个体户、电商拆分主体,不合规!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1 13:53 2

摘要:随着《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落地满 3 个月,国家税务总局释放出明确监管信号:针对平台经济中存在的分拆收入、转换收入性质、违规招商引资等涉税乱象,将持续强化协同监管,依法从严查处。

国税总局最新发文:主播核定个体户、电商拆分主体,不合规!

9月5日,国家税务总局官网上发表了人民日报发文的《互联网平台报税,这些行为不合规》,向社会释放了哪些信号?企业经营者应该如何应对?

随着《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落地满 3 个月,国家税务总局释放出明确监管信号:针对平台经济中存在的分拆收入、转换收入性质、违规招商引资等涉税乱象,将持续强化协同监管,依法从严查处。

《规定》实施前,部分平台及从业者为降低税负,曾尝试通过 “钻政策空子” 规避纳税义务。如今,随着涉税信息报送机制的完善,这些 “灰色操作” 已无所遁形。税总发布的人民日报发文就明确了这 3 类行为已违规!

1. 空壳平台 “开票赚补贴”

少数平台,本身无实际经营业务,仅通过为其他企业代开发票、转引税源,虚增注册地收入以骗取地方财政返还。

《规定》打破了 “注册地与经营地分离” 的信息壁垒,税务部门可实时掌握平台内经营者的实际经营地址、收入来源等核心信息,让 “空壳平台” 的 “开票经济” 无生存空间。据税务总局披露,自《规定》征求意见以来,已有 100 余户此类空壳平台被清理,有效遏制了 “靠票吃票” 的违规招商行为。

2. 批量转个体户 “换收入性质”

《规定》落地后,税务部门已明确收入性质划分标准,而部分平台又翻新手段:为从业人员 “批量注册个体户”,试图将个人收入包装成个体户经营所得。但今年 7 月实施的《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规定》早已堵上这一漏洞 —— 违规批量登记属违法行为,平台与经营者均需承担法律责任。

目前,税务部门已与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协同机制,对 “批量注册、空壳经营” 的个体户进行重点监控,一旦发现违规转换收入性质,将依法从严查处。

3. 分拆收入 “骗优惠”

“销售额快到一般纳税人标准了,分拆到几个小规模纳税人继续享受小规模减征政策?” 这种操作,本质是通过拆分同一主体收入、虚构多个纳税身份,骗取增值税减免优惠。

更值得警惕的是,部分平台为拉拢客户,甚至主动协助经营者分拆收入、伪造交易流水。此类行为已构成 “骗享税收优惠”,税务部门可通过数据比对快速锁定异常 —— 一方面向违规经营者追缴税款、滞纳金并处罚款,另一方面对协助分拆的平台企业追责。

税务监管已从 “粗放式” 转向 “精细化”,“合规” 不再是 “加分项”,而是必备的 “生存项”。企业只有守住税务底线,才能避免因违规被追责,也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来源:慧算账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