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鸦片战争一打响,荆州就像被卷进了一个大漩涡,开始慢慢朝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滑下去。1857年的时候,清政府在新堤设了个海关,这海关一设,就好像给外面的势力开了个口子。到了1895年,《马关条约》一签,荆州府的沙市成了通商口岸,日本还能在这儿设工厂。这一下,沙市
在历史的长河里,荆州经历了不少风风雨雨,尤其是鸦片战争之后,荆州的日子那叫一个难。
鸦片战争一打响,荆州就像被卷进了一个大漩涡,开始慢慢朝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滑下去。1857年的时候,清政府在新堤设了个海关,这海关一设,就好像给外面的势力开了个口子。到了1895年,《马关条约》一签,荆州府的沙市成了通商口岸,日本还能在这儿设工厂。这一下,沙市可就热闹起来了,不过这热闹可不是啥好事儿。
1898年8月18日,又订了个《中日沙市租借专约》,沙市从文星楼到玉和坪那一块儿,直接被划成了日本租界。这就像在自己家里划了块地给别人住,心里能舒坦吗?而且,早在1884年,英国、德国的洋行就在新堤设了办事机构,没多久,法国洋行也跑到荆州来做买卖了。紧接着,英国、美国、日本的好多家洋行都在沙市安了家。
这些洋行可没安好心,它们就像一群贪婪的饿狼,一方面拼命掠夺荆州的原料,棉花、矿产,能拿走的都不放过;另一方面又把本国卖不出去的商品往这儿倾销。荆州本地那些民族资本的商业企业哪能竞争得过,纷纷倒闭,店员没了工作,手工业也跟着衰落了。荆州的市场越来越萧条,经济秩序乱得一塌糊涂。
这还不算完,帝国主义国家还把荆州的对外贸易运输业务给垄断了,国内大部分的客运、货运市场也被它们占了。
帝国主义一入侵,鸦片就像瘟疫一样在荆州蔓延开来。好多人染上了毒瘾,身体越来越差,干不了活,生产力也被破坏得不成样子。而且,大家为了买鸦片,把家里的钱都花出去了,资金大量外流,经济衰退得更快了。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还披着宗教的外衣搞文化侵略,他们建教堂,传教,想从思想上控制荆州人民。
那时候的荆州,封建土地占有制度就像一副沉重的枷锁,压得老百姓喘不过气来。绝大多数的土地都掌握在少数地主豪绅手里,他们是一群吸血鬼,拼命地剥削农民。地主收地租主要靠押金和租课,租金的数量通常是收获物的四成到六成。在湖区,湖霸更狠,强迫渔民交“湖课”。
高利贷也是地主剥削农民的重要手段,说是“低息”,年利率也有30%到50%;要是重利,年息能达到本金的1倍甚至2倍。这简直就是抢钱!
捐税多如牛毛,清王朝靠这个搜刮老百姓的钱。据史料记载,监利朱河的苛捐杂税有71种,监利新沟有51种。荆州的地主豪绅还借修堤的名义大肆搜刮钱财,自己中饱私囊。他们修的堤段,就是为了敷衍官府和老百姓,大都低矮单薄,到处都是窟窿。洪水一来,堤就溃决了,老百姓遭殃。
那时候的荆州,土匪也多,到处拦路抢劫,奸淫妇女,杀人放火,啥坏事都干。
不过,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荆州人民可不是好欺负的,他们一次又一次地掀起革命斗争。1898年5月8日,沙市全发园面馆的工人杨兴全被招商局人员打死了。这可把群众气坏了,大家义愤填膺,强烈要求捉拿凶手。可日本领事馆却横加干预,愤怒的人群一把火烧了日本领事馆、英国领事馆、海关船、英国轮船公司、日本邮便所,还有渣甸洋行、怡和洋行经理的住宅。洋人们吓得失魂落魄,赶紧逃命。
1904年,监利老湾红灯会起义,他们树起“扫清灭洋”的大旗,这口号喊得那叫一个响亮,就是要把清王朝和外国列强都赶出去。
辛亥革命发生后没几天,驻新堤的新军起义了,新堤光复。12月,革命军经过激烈战斗,打败了驻荆州的清军,荆州也光复了。
荆州人民为了救国救民,展开了那么多英勇的斗争,虽然大部分都失败了,但这些斗争可不是白做的。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斗争,帝国主义列强灭亡中国的企图才没能得逞。这些斗争还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播下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革命的种子,为后来的革命斗争打下了深厚的干部基础和群众基础。
从荆州人民的斗争实践中也能看出来,在中国,农民阶级因为受落后小农经济的历史局限性制约,没办法领导民族民主革命取得胜利;民族资产阶级受经济上、政治上两面性的制约,也领导不了民族民主革命取得胜利。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走到头了。
中国革命要想取得最终胜利,必须得有一个以先进思想武装的先进阶级的政党来领导。这个先进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这个先进阶级就是无产阶级,这个政党就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荆州在苦难与抗争中,一步步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光明之路。
来源:日日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