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象XVERSE产品经理周奕涛:从游戏到泛娱乐,大模型应用的全球化实践

摘要:12 月 5 日,由霞光社及霞光智库举办的“WAVE2024 全球领航者大会”在深圳举办。2024 年,越来越多中国企业选择“走出去”,中国企业在世界范围内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一批中国公司在竞争与博弈中成长,逐步明确自己的发展路径,成为了出海“领航者”,他

12 月 5 日,由霞光社及霞光智库举办的“WAVE2024 全球领航者大会”在深圳举办。2024 年,越来越多中国企业选择“走出去”,中国企业在世界范围内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一批中国公司在竞争与博弈中成长,逐步明确自己的发展路径,成为了出海“领航者”,他们在出海过程中沉淀的经验与思考,对行业及后来者格外重要。

在泛互科技分论坛上,元象 XVERSE Saylo 的产品负责人周奕涛以《大模型应用从游戏到泛娱乐的全球化实践》为题,为与会嘉宾介绍了自身产品和AI产品Saylo的出海实践经验。

以下是演讲实录(有删减):

各位下午好,感谢霞光社的邀请,我是元象 XVERSE 的产品经理,我叫奕涛。

我主要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公司今年 AI 出海创业的经验,讲一下我们踩过的一些坑和可能可以应用的方法论,希望能带给大家一些启发。

我们公司的出海名称是 Saylo,这个产品很年轻,今年才开始做,但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超过 100 万的用户,我们主打的差异化有以下几点。

第一,出海的市场选择很重要。每个出海人都会遇到这个问题,我们第一步选择的是中国的港澳台市场,一是我们公司的产品和研发团队大部分是从腾讯出来的,本身对于 C 端用户尤其是中国用户的整体用户的需求和调性更加敏感。二是我们自研的大模型更多是围绕中文领域的语料,并且积攒了很多中文泛娱乐的语料。三是为了平衡模型训练的成本和商业化的需求。所以第一步以国内港澳台市场作为切入点,目前用户分布逐步拓展到美国和东南亚,看来这个策略比较有效。

第二,产品内容上要做本地化的适配。内容的题材上我们调研了很多国家和地区内容的喜好、视觉风格,我们针对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专门训练一个大模型,可以让大模型更了解当地的用户。第三是在产品功能上,我们对比别的竞品更加突出剧情、小说、群聊、语音功能。

第四是在 UGC 创作生态上,我们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创作者体系,我们在站内的 APP 中有一个完善的创作者工具,运营会定期举办很多大赛和运营活动,激励创作更好的内容。并且我们有一个严格完善标准的审核系统,包括机审+人审,机审方面我们采用了一些安全策略比较领先的供应商,而人审是招募了一个很大规模的标注团队帮我们审核。当这样的内容进行审核和分发之后,我们就能确保好的内容给到消费者手上,消费者可以对这个角色进行打赏等经济化的操作,我们会将打赏分成反过来分给创作者,这样创作者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去创作。

接下来介绍一下这款新产品在出海时遇到的挑战。

首先是在内容调性和本土化上,我们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做大量的用户调研和用户访谈,了解他们真的喜欢什么样的内容。我们调研北美用户的偏好,发现这部分的群体更偏向冒险类、魔幻类的题材,他们喜欢的视觉、画风更偏向真人化。在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用户更喜欢本土的历史文化和武侠、仙侠题材,画风更偏好二次元。

所以要将产品调性本地化。在中国的港澳台地区,我们围绕奇幻、仙侠世界、古风世界进行世界观的设计,而面向欧美用户的世界观就要更加多彩、时尚、轻未来感。

那么,怎么样切入本地的细分语言和市场?

第一步,如果想切入东南亚的国家,我们首先要知道这个国家当地的文化,当地的语言风格,了解他们所说的梗,它们帮助我们去定义好的内容和标准、参数、维度。其次,我们也会用自己通用的大模型,帮助我们去细化和完善标准。

第二步,让算法同学把符合这样的模型训练出来。我们的算法同学看到这个标准之后会定向的找和生产符合这个标准的数据,专门去训练一个专用的大模型。训完之后,内容和产品团队会制定一个评测集,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大模型生产出来的结果是否达到预期,如果达到预期就上线。

第三步,大模型要发布上线,上线之后我们完全是以用户和数据来说话,因为我们发现上线之后用户喜欢的大模型的语言风格和我们第一步定的标准不一样,有可能是内容同学有些自己错判的地方,这个时候就会做大量的 A/B test,基本有近一半的比例是有明显正向收益的,这部分的模型就会把它发布,剩下没有显著收益的话就会打回。

用户在收到新模型之后会进行“好的”和“差的”反馈,如果不满意的话可以改写AI回复的内容,我们就可以将AI用户改写的内容当成优秀的语料,反过来训练我们的模型,拿到用户好的反馈之后,再反过来修正内容评判的标准,以此进行正向循环。

刚切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时候,在第一个月的时候,整体的用户留存没有那么高,大概这个循环走两三次,走一两个月之后,我们的流程会慢慢爬起来,它是一个强化、正循环的过程。

在运营和创作者生态上,我们有建立自己的社媒平台,我们平台会在这个社群中活跃,搜集用户反馈,定期举办一些活动,激励他们更好在我们的平台上进行活动。还有和当地的 KOL/媒体合作,邀请当地的 KOL 提一些反馈给到我们的产品,并且给到我们本地化推广。在创作者生态,我们需要在人数有限的情况下维护十几万个AI角色卡片,包括形象、人设、说话风格等多方面。核心的方法是我们做了一个基础的框架,把好的标准、好的审核内容制定出来,让创作者源源不断地进行创作。

在商业化方面,我们调研之后发现核心的秘诀还是以 AI 的情感陪伴、情感付费为主,他们上了很多围绕用户跟 AI 表达的爱、情感作为付费点,导致他们的收入非常可观。

Saylo 在借鉴的基础上,探索了很多AI商业化的方向,主要包括三部分。首先是会员订阅制,用户每个月花费 9.9 美元就可以成为我们的会员,就可以有更高级的模型、功能、更多的权益的使用次数。第二块做代币消耗和充值体系,语音功能要消耗代币才能和 AI 打电话。换背景图也要消耗代币。第三块是广告,我们做得比较轻,因为担心影响用户体验,目前主要做的是激励类的广告,用户看完之后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

首先是 AI 游戏方向,我们做了一款金庸武侠类的小说聊天软件,用户可以选择古代角色,比如选择杨过、小龙女进行聊天,聊天的过程中可以影响 AI 人物的情绪值、开心值、愤怒值和悲伤值,当用户把它的开心值达到 100,可能就挑战成功,就可以赢下比赛的胜利。在这过程中,让大模型充当转译的角色,就是理解用户输入的内容,转化成一个数值,再反馈给用户。

其次我们还尝试了一个剧情小说类的方向,因为 AI 大模型天生对文字的扩写能力更强,所以我们想,小说或文本性比较强的故事能否也用 AI 进行续写,我们发现是可以的。我们做了一个类似《西游记》的题材,把《西游记》的故事框架背景丢给大模型,让大模型续写不一样的内容。用户玩的点是可以随时去修改自己的故事设定,可以随意发挥自己的想法,AI 就能顺着用户的想法继续往下扩写,这种玩法对于用户的创作欲、自由度是非常高的。部分玩家觉得这个模式也挺好玩的。

在 B 端行业上我们也有做积极的探索,比如我们和国内的一些金融公司进行合作的案例,他们想做一个销售助手,核心是帮助他们销售提效。我们帮他们搜集企业内部销售的语料,训练一个专用的大模型,这个大模型可以作为他们的销售培训师或者客服助手,当他们有新员工或者客户有疑问的时候,可以充当一个客服的角色。在法律、广告文案领域,尤其在广告文案领域,我们发现有比较大的降本增效。

个人领域目前来看有两个大方向可以成规模。一个是助理类,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一些知识问答,它充当搜索的角色。另外一个模块是情感陪伴,也就是我们正在做的方向,AI 的好处就是无时无刻给用户提供情绪价值,对于用户来说,这部分可以满足他们的核心需求。

回归到我们公司的整体愿景和使命,元象 XVERSE 是做 3D 起家的,整个创始团队也有充分的 AI 背景。我们今年做了很多 3D 内容,比如登月的主题,还有海底两万里、盛唐的主题,用户戴一个 VR 眼镜就可以体验丰富的 3D 内容。原来的数字人是靠美术手绘出来的,有了 AI 之后可以自动生成一些用户想要的角色,并且还有一些语音,可以进行更灵活的语音合成。NPC、数字人说得一些话更多是文案自己写的,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大模型去生成,根据用户的喜好生成定制的文案,控制它的行为动作。

我们发现将 AI 和 3D 进行融合之后,可以构建出一个更加智能且真实的数字世界,这也是我们公司的愿景。以上就是我的分享,谢谢大家。

来源:碎碎念是我本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