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地时间 9 月 10 日,科技界发生了一件大事,老牌科技巨头甲骨文的股价如同坐了火箭一般,一路飙升,单日涨幅高达 36%!这一涨,可不得了,甲骨文的市值瞬间暴增 2440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73 万亿元),收盘时市值达到了 9222.24 亿美元。这相
当地时间 9 月 10 日,科技界发生了一件大事,老牌科技巨头甲骨文的股价如同坐了火箭一般,一路飙升,单日涨幅高达 36%!这一涨,可不得了,甲骨文的市值瞬间暴增 2440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73 万亿元),收盘时市值达到了 9222.24 亿美元。这相当于什么概念呢?打个比方,就好像一个原本在班级里成绩中等的学生,突然在一次考试中成绩飙升,直接冲进了班级前三名,让人惊掉了下巴。
甲骨文这一猛涨,连带着它的创始人拉里・埃里森的财富也跟着水涨船高。根据彭博亿万富豪指数,当天埃里森的财富一度达到 3930 亿美元,直接超越马斯克,登顶全球首富的宝座。不过呢,到了收盘的时候,甲骨文股价回吐了一些涨幅,马斯克又重新夺回了首富的位置。这剧情,简直比好莱坞大片还精彩,充满了戏剧性。
股价暴涨的幕后推手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甲骨文的股价出现如此疯狂的暴涨呢?答案就藏在它的云业务里。甲骨文在最新披露的截至 2025 年 8 月 31 日的 2026 财年一季报中,给出了一个超级炸裂的云服务业绩增长预期。报告显示,其未确认履约义务(RPO)在 8 月末达到 4550 亿美元,要知道,在今年 5 月底,这个数字仅为 1380 亿美元,短短 3 个月内,竟然激增了 3 倍!不仅如此,甲骨文还表示,还有更多的 “数十亿美元大单” 正在洽谈中,很快就能把这个数字推过 5000 亿美元。这就好比你原本计划这个月工资能涨 10% 就偷笑了,结果老板突然告诉你,工资要涨 3 倍,而且下个月还有更大的惊喜,你是不是会激动得跳起来?股民们也是一样,看到这么诱人的增长预期,纷纷疯狂买入甲骨文的股票,股价想不涨都难。
甲骨文的首席执行官 Safra Catz 更是信心满满地表示,这些未实现履约义务将推动甲骨文云基础设施业务在未来几年迅速扩张。预计 2026 财年云基础设施收入将增长 77%,达到 180 亿美元;到 2030 财年,收入规模更是要增至 1440 亿美元。这增长速度,简直就像一辆高速行驶的跑车,把竞争对手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而且,云业务早已成为推动甲骨文营收增长的核心动力。在第一财季,云业务总营收为 72 亿美元,同比增长 28%,其中云基础设施(IaaS)营收 33 亿美元,同比增长更是高达 55%。可以说,云业务就是甲骨文如今的 “摇钱树”,而这次的巨额订单,更是给这棵 “摇钱树” 浇上了一桶超级肥料,让它茁壮成长,结出更多的 “金果子”。
不过,在周三尾盘阶段,一则消息让甲骨文多头们的 “忠诚度” 受到了考验。原来,甲骨文暴增的业绩预期几乎全是 OpenAI 贡献的。据知情人士透露,甲骨文与 OpenAI 签订的 5 年合同金额高达 3000 亿美元,相当于最新财报新增 RPO(3170 亿美元)的 94.6% 。这就好比一个班级里,原本大家都以为是全体同学共同努力让班级成绩大幅提升,结果发现大部分功劳都来自于一个超级学霸。虽然如此,这也足以证明甲骨文在云服务领域的强大吸引力,能够吸引到 OpenAI 这样的大客户,签订如此巨额的合同。
甲骨文的前世今生
说起甲骨文公司,那可是科技界的一位 “老前辈” 了。它的创始人拉里・埃里森是个传奇人物,年轻时的经历就充满了波折,辍学三次,但这并没有阻挡他前进的脚步。1976 年,IBM 研究人员发表的一篇论文《R 系统:数据库关系理论》改变了他的命运。埃里森阅读了这篇文章后,敏锐地嗅到了商机,他对同事说:“我们可以做这个。” 于是,他和两位伙伴合伙成立了一家软件公司,开发商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并将第一个产品命名为 Oracle,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甲骨文,这个名字源自他们给美国中央情报局做过的一个项目,随后公司名称也正式改为 Oracle(甲骨文) 。
在甲骨文发展的初期,公司规模很小,产品技术也并不出众,早期版本程序经常出错,客户投诉不断。但埃里森深知市场的重要性,他制定了销售为王的政策,利用客户对数据库产品迁移成本高的依赖性,加快跑马圈地的速度。他甚至对销售人员说,“处理和客户的纠纷可以交给我们的法律顾问。” 在他的带领下,从 1977 年到 1984 年,甲骨文的销售额保持了每年高于 100% 的增长率,迅速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
随着公司的发展,甲骨文也逐渐展现出了它强势的一面。在与客户和合作伙伴的关系上,甲骨文有时显得不太友好。比如在 1988 年 11 月,Oracle 公司推出的数据库产品第 6 版问题一大堆,纽约的一个用户托尼・津巴反馈产品根本不能运行,可甲骨文却坚称 “没问题” 。还有中国联通,仅想在系统升级时加入一些自己的想法,就遭到甲骨文开出数千万的 “罚单”。在对待中国市场时,甲骨文也表现出了傲慢的态度。创始人埃里森曾扬言 “绝不培养中国员工”,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对中国企业百般刁难 。不过,这也激发了中国企业的斗志,阿里巴巴、华为等公司纷纷开始自主研发数据库,最终成功打破了甲骨文的垄断,将其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大幅压缩 。
疯狂烧钱,能否持续辉煌?
虽然甲骨文这次股价大涨,看似风光无限,但背后也隐藏着一些隐忧。最新财报显示,由于资本开支急剧上升,甲骨文正在处于 “狂野烧钱” 的状态,自由现金流快速掉头转负 。为了应对财务压力,甲骨文的高管正在讨论取消员工今年的现金加薪和奖金,并有可能通过授予额外的股票来弥补 。
而且,甲骨文与 OpenAI 签订的这份巨额合同,对双方来说都是一场豪赌。OpenAI 在 6 月披露的年化收入约为 100 亿美元,而从 2027 年开始的 5 年里,它需要平均每年向甲骨文支付 600 亿美元。这对于 OpenAI 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而甲骨文这边,很可能需要大举投资购买 AI 芯片,来满足这份巨额合同相关的算力需求。这就像是一场冒险之旅,双方都在赌未来的发展,如果其中一方出现问题,都可能对这份合同的履行产生重大影响。
不过,也有乐观的一面。业内分析指出,甲骨文的合同金额激增,意味着 AI 浪潮带来的云计算需求仍在不断增长,打消了部分投资者对于 AI 泡沫的担忧。研究机构 eMarketer 的分析师 Jacob Bourne 表示:“企业渴望高性价比的 AI 云工具,而甲骨文正积极布局以抓住这一需求。” 在甲骨文公布财报后,华尔街多家投行也集体上调甲骨文的目标价,Wolfe Research 将甲骨文目标价从 300 美元大幅上调至 400 美元,对应总市值达 1.12 万亿美元;美银将甲骨文目标价从 295 美元上调至 368 美元;杰富瑞将甲骨文目标价从 270 美元上调至 360 美元 。
甲骨文这次股价的暴涨,既展现了它在云业务领域的强大实力和潜力,也引发了人们对它未来发展的诸多思考。它能否凭借这份巨额合同,在 AI 浪潮中持续乘风破浪,还是会在烧钱的路上遇到阻碍,让我们拭目以待。就像一场精彩的足球比赛,虽然现在甲骨文暂时领先,但比赛还远未结束,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你对甲骨文的未来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来源:壹号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