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教育事业发展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作为打造民生幸福典范城市的重要内容,牢牢把握促进公平、提升质量两条主线,持续改善办学条件,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以高质量教育擦亮幸福城市的底色。
清晨的嘉峪关
阳光洒在孩子们背着书包
奔向校园的小路上
一张张笑脸上满是对知识的渴望
在这座城市的发展蓝图中
教育始终是牵动万千家庭的民生大事
更是筑牢幸福根基的关键一笔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教育事业发展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作为打造民生幸福典范城市的重要内容,牢牢把握促进公平、提升质量两条主线,持续改善办学条件,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以高质量教育擦亮幸福城市的底色。
扩容提质:校园焕新 托举教育新希望
八月的嘉峪关,骄阳似火,炙烤着大地。在酒钢三中的校园里,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吊篮载着混凝土缓缓升向屋顶,高压水枪正冲刷着污渍,穿着醒目工装的工人们在墙面上来回移动。虽酷热难耐,却是校园建设的黄金时期,酒钢三中“强县中”项目正如火如荼地推进着。
“强县中增学位”工程,是省政府2025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嘉峪关市酒钢三中为项目学校之一。项目总投资3500万元,主要包括基础设施提升改建、智慧校园建设、教师队伍培养、校园文化建设等七个板块的建设内容。
不止酒钢三中,今年8月,我市教育迎来“丰收季”:
总投入9709万元,建筑面积23530平方米,可容纳1800名学生就读的市第九中学;
总投入4226万元,建筑面积10838平方米,可容纳1080名学生就读的明珠路小学;
总投入2806万元,建筑面积5087平方米,可满足270名幼儿就读的玉泉路幼儿园集中投入使用。
3所学校的集中投入使用,标志着我市教育布点扩优工程取得突破性成就,教育资源配置更加优化。
“建好家门口的好学校”
这是老百姓的期盼
也是市委、市政府的承诺
近年来,我市统筹城乡教育资源,结合人口变化调整教育供给。2022年至今,累计投入5.1亿元,实施10个学校新建改扩建项目、近40项校舍及运动场维修改造项目,新建改扩建校舍12.5万平方米,维修改造4万平方米。如今,全市中小学普通教室护眼灯实现100%覆盖,新增学前教育学位1728个、义务教育学位5865个、普通高中学位1000个,每所学校都焕发出新活力。
协同发展:育人为本 铺就成长之路
2025年3月,一则喜讯传来:
我市作为全省首批县区
通过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评估认定
孩子们的求学路有了更坚实的保障
从学前到高中,我市构建全学段高质量育人体系。在学前教育领域,当地坚持公办民办并重。2022年以来,新建改扩建5所公办幼儿园,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从2021年的38.33%提升至2025年的61.9%;发放 1339.28万元奖补资金,扶持民办园发展。同时,建立“1+4+6+N”抱团帮扶模式,让优质公办园带动民办园进步。
目前
全市40所幼儿园中
省级领航幼儿园1所
省级示范园6所
省级一类幼儿园9所
市级标准化幼儿园14所
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98.7%
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99.16%
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对于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自2022年以来,我市以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主线,统筹推进义务教育布点工程,通过新建改扩建学校、盘活做优现有教育资源等多种方式,持续扩大优质学位供给力度,每年根据人口分布变化情况对义务教育招生办法进行动态调整,让每个孩子实现了就近入学。探索构建学段贯通、“五育”融合的育人机制,引导各学校和广大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落实因材施教要求,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聚焦体育、美育、劳动、科技教育等,培育办学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了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同时,我市在全省率先实施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深挖校舍资源潜力,有序扩大普通高中办学规模,2024年、2025年普通高中录取率均超过85%。统筹推进全市普通高中“三新”改革,强化教学科研和实践,全面落实新课程新教材的理念和要求,扎实推进育人方式改革。指导各学校与清华附中等域外名校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开设创新班、直播教学、教师跟岗、学生研学等多种方式开展教学交流,借力名校资源和成熟的办学经验,提升学校办学品质和内涵。鼓励各学校根据自身优势,加强学校特色课程建设,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形成了各自的办学特色和品牌,办学质量持续提升。
在2025年普通高考中,我市各项指标位居全省前列。
数字赋能:智慧教育 开启未来之门
“同学们看看这个3D动画,就能更直观了解到细胞分裂的每一个细节!”在酒钢三中高一(3)班的生物课堂上,教师保颖正借助全新的教学设备,带领学生沉浸式探索微观世界。
这样生动高效的智慧课堂场景
如今在我市各中小学
已逐渐成为常态——
这一切的背后
离不开我市近年来
在教育数字化领域的持续深耕与突破
2024年10月,嘉峪关市教育城域网完成建设,并实现与省教育专网、各学校校园网的全面贯通、高速互联。教育城域网的全线运行,为推动云、网、端架构下的各类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优质的网络基础环境,标志着我市教育数字化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坚持云、网、端协同发力,着力在建机制、强基础、提能力、促应用上下功夫,全力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自2022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近5000万元,完成教育城域网建设,为各学校配备云计算机教室、录播教室、理化生考评教室等信息化功能教室37间,智慧黑板、互动一体机等教学终端设备近300台。特别是今年以来,教育数字化建设明显提速,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设备(功能教室)购置、中小学体质健康提升、市酒钢三中智慧校园、义务教育智慧黑板购置等一大批教育数字化项目正在稳步推进,总投资2800万元。
我市各中小学将实现
智慧体测设备100%全覆盖
普通教室智慧黑板100%全覆盖
更多交互式、智能化设备以及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
在教学中将得到更加广泛应用
推动教育数字化发展,建是基础,用是关键。嘉峪关市坚持以全域全员全过程使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深化“三个课堂”应用为主线,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引导广大教师有效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和数字技术优化教育教学模式,促进了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以理化生实验操作、英语听力为突破口,在数字技术赋能学生评价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教育数字化应用层次持续提升。
尚德强能:师者如光 照亮成长征途
与省内外知名高校和培训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统筹国培、省培、市培资源,聚焦课程标准贯彻落实、教育数字化、班级管理等内容,每年组织40人及40学时以上的教师专题培训10期左右,分层次、分学科、精准化开展教师培训,助力教师专业成长。高质量完成“三支重点人才队伍”培训项目,每年组织1期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定期邀请知名教育专家到嘉峪关进行讲学,以名师工作室为主体常态化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科研活动,年均培训教师3500人以上,教师队伍整体素养持续提升。
万事德为先,尤以师为重。我市积极探索构建“教育铸魂、管理固本、榜样引领”的师德师风机制,常态化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培训,多渠道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定期举办师德先进典型宣讲活动,切实加强教师从教行为管理,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教育发展环境。
2022年以来,我市教育系统不断优化招聘方式,通过面向社会招考、校园招聘、高层次人才引进等多种渠道,补充优秀教师738名,其中教育部属公费师范生61名,硕士以上研究生62名,教师队伍结构持续优化。
来源:嘉峪关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