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是著名书法家赵冷月诞辰110周年,为更好地纪念和研究赵冷月的书法成就,2025年9月9日,由浙江省博物馆、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上海市书法家协会联合主办的 “沸腾——纪念赵冷月诞辰110周年书法作品大展”在浙江省博物馆(之江新馆)开幕。
今年是著名书法家赵冷月诞辰110周年,为更好地纪念和研究赵冷月的书法成就,2025年9月9日,由浙江省博物馆、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上海市书法家协会联合主办的 “沸腾——纪念赵冷月诞辰110周年书法作品大展”在浙江省博物馆(之江新馆)开幕。
本次展览精心挑选了赵冷月47件/组书法作品,涵盖了真行草隶篆各体,包罗了榜书、条幅、对联、手卷、册页等各种形制。作品大部分为赵冷月书法巅峰时期之作,也展出了上世纪七十、八十年代赵冷月书风形成过程中的作品。这些作品有的为八尺整张巨制,有的是十二条成组联屏,也有尺幅不等的对联、条幅和镜片。这些作品均完成于赵冷月条件有限的书斋之中,而如今展陈于宽敞明亮的现代展示空间,可以让我们更为完整地回望赵冷月筚路蓝缕的艺术历程,更真切地倾听笔墨脉动,更深入地体会其求新创变的艺术精神。
浙江省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纪云飞,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书法评论与文化传播委员会副主任、朵云轩书画院院长、本次展览策展人王立翔分别致辞。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秘书长、本次展览学术总监陈振濂宣布展览开幕。新闻发布会由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许洪流主持。
纪云飞代表浙江省博物馆,向莅临现场的各位嘉宾致以最诚挚的欢迎,并感谢赵冷月家属的信任与支持。他表示,赵冷月是二十世纪中国书法史上一位极具革新精神的大家。他以深厚的学养、不懈的探索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为书法的现代性转型提供了一种极具启发性的路径,再次印证了传统可以在与时代对话中焕发新生。本次展览不仅是对赵冷月艺术成就的回顾,更是一次关于“传统如何再生”的生动对话。赵冷月以“暮年变法”打破陈规,融碑帖于一炉,其作品既存古意,又显生拙之趣,堪称传统书法向现代转型的桥梁。他不仅是书法艺术的传承者,更是新书学思想的启蒙者——其理论构建与创作实践,为后世书家提供了“守正不泥古,创新不逾矩”的范本。
浙江省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纪云飞致辞
王立翔对此次展览的整体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他表示,赵冷月在大量的临摹中辨清自己的路径,最终进入“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化境。四十年前的书坛还在回归“二王”经典,但他目光所及,已扩展到古今中外。他冲破书法与美术的藩篱,在这种现代视线下,重构了对传统帖学、碑学的认知。其大字雄浑朴质,真力弥漫,多字书法天趣横陈,萧散清旷,格调务去甜俗,追求超凡离尘;其笔墨、造型、章法则着力解决着黑与白、美与丑、刚与柔、激荡与沉静、朴拙与灵逸等等诸种关系。今天我们回望赵冷月,他显然是传统审美境界的开拓者和当代书法笔墨语言的先行者,他探索的形式构成已经深刻地影响了当代书法的现代公共性视觉展陈。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书法评论与文化传播委员会副主任、朵云轩书画院院长、本次展览策展人王立翔致辞
同时,赵冷月是一位有自己艺术理念的探求者。他曾在《书法研究》以《书法创新的个性不能脱离传统法度》为题发表专文,认为“每一个时代取得成功的大书家无不首先具备对前代书法继承的一面,尤其是对传统法度的继承,这构成了一个书家是否站得住脚的基点。”他每日临池,遍临百家,形成“以碑破帖,以帖养碑”、“以碑立骨,以帖养韵”的创作见解。他将古人的“学而能化” “不囿成法”用在了对传统经典和新出土书法资料的借鉴中。赵冷月文化底蕴深厚,在创作中尤其重视书写文本与内心表达的契合和共情。他在孤寂的摹古和激情的创作中锻造自己笔墨语言,但反对“任笔为体、聚墨成形”的野狐禅和江湖书法。他洞见了传统书法进入现代文化语境后可能出现的危机,认为“他们把书法当作一门廉价的艺术,以为就那么几根线条的变化,可以任意为之,只要所谓的事实上连自己也难以名状的个性化得以发挥,即可轻而易举取得成功,这就完全错了。”赵冷月强调,成就卓越的书家应该做到“法度中见性情,性情中见法度。”这种创作理念俨然仍在对今天书坛敲响着警钟。
随后,《沸腾——纪念赵冷月诞辰110周年书法集》举行揭幕仪式。上海书画出版社副社长、杭州分社社长、《书法》《书法研究》主编朱艳萍与赵冷月哲嗣、赵冷月书法教育基金会副会长赵时中共同为图书揭幕,并捐赠图书。
赵冷月家属还向浙江省博物馆捐赠榜书《立其诚》等六件(组)书法作品。
赵冷月家属向浙江省博物馆捐赠作品。左:浙江省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纪云飞 右:赵冷月哲嗣、赵冷月书法教育基金会副会长赵时中
中国书法艺术的现当代赓续、复兴并走向繁荣,潜藏着众多书法前辈的艰辛付出,而活跃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一辈书家,也为此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赵冷月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员。他将毕生精力投身于书法艺术的探索和弘扬,他熔碑帖于一炉,最终形成浑朴稚拙、极富金石气韵的独特书风,开创出崭新的形式样貌,他既是中国传统书法的传薪者,又是当代书风的创新、实践者,对跨世纪的当代中国书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次展览借助浙江省博物馆优越的展陈条件,着意体现赵冷月书法的艺术轨迹、作品的空间视觉效果,以及创作的情感变奏。同时,以学术性和研究性来开掘展览的深度和厚度。展场内加入了赵冷月书论和艺术年表,展场外,特邀本次展览学术总监陈振濂作专题学术讲演,举行著名书家丁申阳、赵雁君、许洪流、徐庆华对话访谈,并将举行线上公共导览。期望本次展览能为社会各界深入认识赵冷月其人其艺,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赵冷月的作品,提供有益的帮助。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0月8日。
来源:环球网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