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芮李保16岁那年,他的哥哥芮李屾离开家前往海军某舰艇服役,看见哥哥胸戴红花与自己挥手告别,一颗参军入伍的种子,悄然在心中埋下。
在他16岁那年
哥哥离开家
前往海军某舰艇服役
一颗参军入伍的种子
悄然在他心中埋下
参军入伍后
他把22年的时光
奉献给了祖国的海疆
他与哥哥同步
把青春融入那片深蓝
一路向阳、一路砥砺
坚守奉献
今晚的《一陆有你》,让我们走进第71集团军某旅,聆听军士芮李保22年的军旅故事。
本文作者 | 谭公禄、李润祥、胡广枭
今晚主播 | 姚 佳
音频采制 | 姚 佳
“每一双凝视深蓝的眼睛,都是永不停机的雷达……”
方寸屏幕之间,守护海疆安全,22年的时光,见证了军士芮李保,作为一名雷达技师对事业和岗位的忠诚。
在芮李保16岁那年,他的哥哥芮李屾离开家前往海军某舰艇服役,看见哥哥胸戴红花与自己挥手告别,一颗参军入伍的种子,悄然在心中埋下。
2003年,芮李保经过层层筛选,如愿入伍。从内陆家乡乘坐火车一路向南,直达海岸一线,又乘坐渡船来到了某海岛。前往军营的路途有近千公里,强烈的晕船反应和水土不服,让芮李保的肠胃如同翻江倒海,刚来到点位时,就被新兵班长扶到了房间休息。
新兵连训练刚刚开始的时候,因为身体素质差,芮李保无法完整跑下5公里,单杠也拉不上去。新兵训练全面展开后,看见同一批入伍的战友训练成绩都在不断进步,芮李保曾一度感到焦虑和迷茫。
这时,平时沉默寡言的新兵班长鼓励他,“只要今天比昨天进步一点,你就不会比任何人差。”班长的话,一直激励着他,在新兵训练结束的时候,芮李保5公里已经能跑进18分钟,单杠也达到优秀标准。直到22年后的今天,芮李保的体能依旧保持着“特三级”的水平,每次体能训练,他总是站在队伍最前面,和年轻的同志一起奔跑,挥洒汗水。
从雷达装备的操作运用,到装备内部的电子元件,芮李保将所属雷达装备的性能参数吃透摸清,成功通过了两个专业的职业技能鉴定,是单位名副其实的雷达专业大拿。
芮李保牵头成立兴趣小组,带领年轻的战士学习电子基础,辨别电子元件、焊电路板,调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在单位组织的小特专业集训中,他常年作为首席教练员负责教学工作。近年来,他为单位培养雷达操作员近200人,其中3人荣立三等功,2人提干,17人成为专业技术骨干,7人考取雷达修理专业高级证书。
“阵地就是战场,岗位就是战位”,24小时不间断侦察敌情,是芮李保工作的真实写照,争分夺秒是他的工作常态。在不久前的一次大项任务中,芮李保带领人员担负情报侦察保障任务,恰逢雷雨天气,高空惊雷通过线路击穿了雷达操控面板与记录仪,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开机。若等待厂家维修,便会贻误情报搜集时机,芮李保一边向上级报告,一边带着另一名雷达技师利用示波器一段一段检测,尝试自行排除故障,最终,凭借多年的经验积累,任务顺利完成。
在哨所的包裹房里,还存放着芮李保的一个特殊行李箱,里面装满了他的各种荣誉证书。“每次和年轻的同志们同台角逐,都让我收获很多。”在近年来的各项雷达专业比武中,芮李保多次斩获比武第一名,但被问及立功数量时,他却只伸出了两根手指——2个。除第一次参加雷达专业比武斩获第一名荣立三等功1次,和因执行上级大项任务表现突出荣立二等功1次外,单位曾多次想为他再次立功,但他都以多给年轻同志机会为由,主动放弃立功名额。
一路向阳,一路砥砺,一路成长,如今,芮李保与他的哥哥芮李屾在不同的岗位上,均成长为了单位的中坚骨干,他们相互激励,携手共进,继续用坚守和奉献,投身火热的强军实践。
来源:升学帮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