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直以来,娱乐圈聚光灯下总是被流量明星和话题人物包围,而真正的实力派却常常在角落里闪闪发光,直到一部爆款剧的播出,才如珍宝般被观众重新发现。而这场自带烟火气的“收麦”时刻背后,却也深藏着影视行业许久未解的潜规则,那些默默奉献的好演员,到底还能被看见多久?
文/青松
编辑/青松
在今年热播剧《生万物》大结局热度不减之时,一则有关老戏骨迟蓬与沈丹萍被“排挤”的消息,成功点燃了观众的关注。
一直以来,娱乐圈聚光灯下总是被流量明星和话题人物包围,而真正的实力派却常常在角落里闪闪发光,直到一部爆款剧的播出,才如珍宝般被观众重新发现。而这场自带烟火气的“收麦”时刻背后,却也深藏着影视行业许久未解的潜规则,那些默默奉献的好演员,到底还能被看见多久?
剧中大花杨幂以出色的表演与转型力度赢得掌声,她在宁绣绣的角色塑造中突破自我,素颜扮相土里土气,颠覆以往银幕形象,把厚重的黄土地刻进了人物命运。随之而来的一波红利,在全体演员中悄然分配。
有欧豪冲破固化定位,从“僚机”蜕变为被正视的青年力量,也有新人邢菲凭苏苏一角爆圈,掀起新一轮粉丝狂潮。不只如此,蓝盈莹、倪大红等实力派接连凭高能对戏制造亮点,甚至于群演中的“大肿眼泡子爹”“小眼珠子爹”都因诙谐角色成为夏日荧屏的欢乐源泉。
观众在被精彩剧情深深吸引的同时,却渐渐察觉到一个细节:如迟蓬、沈丹萍这样的老戏骨,虽以精湛演技赋予角色灵魂,却在演员名单中被悄悄边缘。
片头无名,片尾靠后,“大脚娘”“地主婆”这些令人难忘的母亲们,只留给观众一抹背影与唏嘘。对很多年长观众来说,演员名字就是他们识别一位角色的唯一途径。缺失官方认定,不仅让辛苦付出的演员难以被更多人知晓,还直接影响其后续接戏、涨酬及行业地位。与此同时,有些只出演寥寥几场的“特别出演”,反而名字高悬榜首,这种资源分配的失衡,折射出圈内流量至上的不良风气。
采访中迟蓬坦言,自己并非腕儿,只是个普通演员,选择机会极有限。像她这样既不爱营销,也不喜炒作的老一辈,沦为主流市场的“隐形人”。若不是因为一次爆款,借助热度开通社交账号,意外蹿红,她的扎实表演很可能就此被埋没。
数据显示,迟蓬首次发声点赞即大涨8万,粉丝一夜过万,这不仅令无数网友动容,更为产业生态敲响警钟。编剧赵东苓早就直言她是被埋没的好演员,只因流量曝光太低,始终未能尽展光芒。旧时小巷酒香依旧,但若无路人驻足,又如何被世人珍惜?
如今“把名字加进海报”、“重新安放演员排序”已成一种亡羊补牢的临时努力,而迟蓬的用心演绎和安静坚持,才是这个行业最向上的力量。
实际上,观众的真情反馈和网络热议已经证明,真正打动人心的,永远是闪耀在每个角色细节里的诚意与专业。哪怕是沉默无闻的“庄稼地女人”,也能在亿万人心头激起久久不息的波澜。
娱乐圈潜规则再度上演,并不能妨碍好演员的崛起,迟蓬们借着《生万物》的春风,终于拓宽了自己的天地。而观众的每一次讨论与分享,在无形中正重塑着整个行业的价值判断标准。
这个时代,每个人都期望被认可。你有没有因为某位默默无闻的老演员而动容?是否也觉得努力不该被流量左右?
欢迎留言,把你记忆中最动人的角色讲出来,让更多的人听到他们的故事。相信在你的点赞和评论中,这样的好演员终会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本文内容源自网络】
来源:人間观察哨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