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引线烧到尽头时,她们齐声喊了句啥,日军后来俘虏里有人说,那声音像炸雷,震得人头皮发麻——可能没见过这样不投降的,刺刀还没举起来,自己先炸了,吓得领头的小队长当场瘫在地上,队伍跟着就散了。
1942年当坡悬崖边,七名军统女兵手挽着手,同时扯响了手榴弹引线。
硝烟腾起的瞬间,围上来的日军突然转身就跑,连滚带爬退进了密林。
那会儿护送她们的士兵早就打光了,子弹打完用石头砸,最后一个通信兵倒在血泊里时,手里还攥着被打穿的电台零件。
日军围上来时,七个姑娘没哭没喊,先把电台拆开,零件往悬崖下扔,砸不动的用石头碾,直到确认连一个真空管都拼不起来,才背靠背聚到崖边。
引线烧到尽头时,她们齐声喊了句啥,日军后来俘虏里有人说,那声音像炸雷,震得人头皮发麻——可能没见过这样不投降的,刺刀还没举起来,自己先炸了,吓得领头的小队长当场瘫在地上,队伍跟着就散了。
这群让日军溃逃的女兵,是戴笠从重庆特训班里亲手挑出来的尖子。
1942年远征军入缅时,通讯人才比机枪还金贵,可陈诚那会儿跟戴笠不对付,放着军统现成的通讯班底不用,非要自己组建队伍。结果前线电台总出故障,译电员译错情报,把"日军集结"译成"小股骚扰",差点让一个团钻进包围圈。
直到陈诚不再管远征军,戴笠才把这七个姑娘送出去——个个是从特训班拔尖挑出来的,报务、译电、密码破译样样精通,还有两个会说缅语,能当半个侦察兵用。
孙立人见到她们时眼睛都亮了,当场拍板给配一个加强排护送,说"电台就是部队的耳朵,耳朵聋了还打什么仗"。
出发前戴笠亲自训话,没讲大道理,只甩下句"机器在人在,机器毁人也要毁",姑娘们听完啪地立正,没人敢抬头。
跟着新38师往印度撤时,队伍钻在野人山的密林里,路比刀背还窄,脚下不是烂泥就是尖石头。孙立人挑的路线算偏的,避开了日军主力,可第56师团像闻着血腥味的狼,咬得死紧——他们占着腊戍、曼德勒这些交通枢纽,汽车比我们的草鞋快,白天追晚上堵,队伍刚歇脚啃口干粮,远处就传来枪响。
护送的加强排打了三仗,在孟(木+邦)河谷那回最险,日军从两侧山包往下冲,机枪手老李抱着机枪扫到枪管发红,子弹壳烫得手起泡,才算把人压下去。可子弹越打越少,粮食也见了底,士兵开始挖野菜、剥树皮,后来连电台备用电池都拆了——报务员小周说,“电池没电,电台就是块铁疙瘩”,那会儿谁也没想到,这铁疙瘩最后会成要命的累赘。
进野人山第七天,暴雨连着下了两天,山路滑得站不住脚,后卫班突然开枪,日军摸上来了,这次人比前几次多,黑压压的从树林里钻出来,护送排长喊“顶住!让电台先走”,可子弹打光了,只能用刺刀拼,最后连排长在内,二十多个兵全倒在了泥里。
当坡的悬崖边,最后一个护送兵倒在血泊里时,七名女兵背后已经是万丈深渊。
日军的刺刀已经挑到眼前,她们没慌着躲,先把两台美制10瓦电台拖到崖边——这是戴笠亲自特批的装备,比命还金贵。
报务员小周掏出螺丝刀,撬开外壳就往石头上砸,发报键、真空管、线圈零件崩得到处都是,有碎片溅到手上,血珠滴在破损的零件上,混着泥灰粘成一片。
日军越来越近,叽里呱啦的喊声里夹着淫笑,领头的曹长已经伸手要抓离得最近的译电员。
七个姑娘突然停下动作,互相看了一眼,从背包里掏出最后三颗手榴弹——这是孙立人特意给配的"光荣弹",原本是留着给她们应急的。
引线被同时扯响,滋滋的火花在阳光下闪成一片,她们背靠背站成圈,谁也没往后退一步。
从砸开电台外壳到扯断最后一根真空管,她们用了十七分钟。
报务员小周左手按紧电路板,右手捡块尖石头猛砸,真空管在石头上撞得粉碎,里面的钨丝溅到掌心,血珠子跟着渗出来。
译电员小张把密码本撕碎塞进嘴里,嚼得腮帮子直抽,纸渣混着血沫往下掉。
七个姑娘蹲在崖边,背对着逼近的日军,手里的石头没停过——线圈零件混着血粘在崖壁上,电池被踩成扁片,连发报键的铜片都被掰弯。
引线烧到最后三厘米时,她们突然站起来,背靠背围成圈,没人看身后的悬崖,也没人看眼前的刺刀。
硝烟散了两个时辰,克钦族的猎人才敢靠近悬崖,灌木丛里滚出个血人,是译电员小张——她被爆炸气浪掀下崖壁,挂在老藤上,肚子划开道口子,手里还攥着半块密码本碎片。猎人把她背回山寨,她撑着最后一口气说:“电台砸了……零件……别留给鬼子……”说完就咽了气。山寨头人知道这是中国兵,派两个年轻人翻山三天,把消息带给了新38师的收容队。
日军那时候才反应过来,小队长爬起来就往密林里钻,士兵跟着跑,枪都扔了不少——后来俘虏营里有个上等兵说,他们见过投降的、逃跑的,没见过七个女的手拉手炸自己,“那不是打仗,是拼命,跟疯了一样,谁还敢往上冲?”溃逃路上,队伍跑散了一半,小队长回去就被中队长抽了二十鞭子,说他“丢了皇军的脸”。
新38师后来路过当坡,孙立人带着士兵在悬崖边立了块木牌,上面写着“七女魂归处”,每个字都刻得很深。再往后,部队里新兵入伍,老兵都要讲这个故事:“电台是耳朵,气节是骨头,耳朵没了能找,骨头软了就站不起来了。”1944年反攻密支那,突击队里有个报务员,被日军围在碉堡里,打光子弹就把电台砸了,跟当年那七个女兵一样,最后拉响了手榴弹——后来清理战场,人们在他口袋里发现张纸条,写着“当坡七女,我没给你们丢脸”。
现在悬崖边的木牌早换成石碑了,克钦族老人还会跟游客说,那年春天,崖下的杜鹃花红得像血,是七个中国姑娘用命染的。她们没留下名字,档案里只记着“七名军统女通讯兵”,可部队里都知道,那是绝境里不肯弯腰的样子——比刺刀尖更硬的,从来都是不肯跪下去的人。
来源:分享人间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