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研究丨他山之石:日本医药产业的创新转型与全球布局路径——日本医药行业研究系列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12 07:31 2

摘要:本报告系统梳理了日本医药产业在老龄化带来的需求扩张与医改控费双重压力下的转型路径,剖析其研发创新体系、国际化布局及标杆企业案例,并通过中日产业对比,对我国医药产业发展前景和重点关注企业类型提出前瞻性研判。

日本,医药产业,创新,出海

本报告系统梳理了日本医药产业在老龄化带来的需求扩张与医改控费双重压力下的转型路径,剖析其研发创新体系、国际化布局及标杆企业案例,并通过中日产业对比,对我国医药产业发展前景和重点关注企业类型提出前瞻性研判。

老龄化与医改控费构成日本医药产业长期发展的双重对冲因素。日本作为全球老龄化程度最深、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人口结构的变化为其医药市场提供了持续的需求支撑。与此同时,日本政府实施的系统性、多层次的医改控费措施,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日本医药市场规模的增长。1990年以来,医改控费力量超过需求增长势能,导致日本医药产业规模扩张受限,长期陷入低增速状态。

日本医药行业集中度提升,逐渐形成“强者恒强”的行业格局。2000-2023年,日本制药企业数量从3,676家缩减至1,158家,大型企业(年产值超过10亿日元)产值占比从80.7%升至87.8%,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领先医药企业凭借创新转型和国际化布局,在市场出清过程中,更快走出控费阴影,成长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药企业。

创新研发成为日本医药产业突破增长瓶颈的核心路径。完善的医药创新研发政策扶持,叠加研发投入加大,日本创新药行业曾在1981-1990年间经历黄金发展期,创新药获批数量比肩美国。创新医药产品为企业带来毛利率提升、收入增速加快的双重红利,带动企业更快突破行业困境,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兴领域失势,导致日本在全球医药行业的竞争力下滑。经历1991-2000年的低谷,21世纪以来,日本创新药研发逐渐走出低谷期,但逐渐失去了医药新兴领域的优势。制药领域,日本企业在中美两国主导的新兴生物药领域,建树有限。医疗器械领域,日本企业在高值耗材、微创介入器械等新兴医疗器械领域的市场竞争力下降。

从国际化布局来看,日本医药企业的经历了从技术输出到全球整合的演进路径。1980年代,受国内市场规模增长放缓及竞争加剧影响,日本医药企业开始通过技术合作与授权交易探索出海。1990年代,随着研发实力与国际化经验积累,日企逐步构建海外生产与销售网络。2000年以来,凭借资本实力,日企转向以跨国并购补充产品管线和拓展国际市场。

海外销售已成为日本医药企业收入的重要支柱。2024年,日本医药行业整体海外收入占比已达47.4%。头部企业表现尤为突出:武田制药、奥林巴斯、安斯泰来和泰尔茂的海外收入占比分别高达90.9%、88.9%、85.4%和79.0%。

相比日本,我国医药行业展现出更高的发展潜力。需求方面,我国正经历与日本类似,但规模更庞大的人口老龄化进程,医疗需求持续快速增长。医改方面,两国均以医保基金可持续性与医疗服务可及性的平衡为核心目标,虽具体机制存在差异,但对创新药械均持明确支持态度。研发方面,我国企业展现出更高的研发效率,并已在医药前沿领域具备全球影响力。全球化布局方面,日本医药企业通过国际化战略成功突破本土市场局限,我国药企正通过授权交易、跨境并购与自主建厂等方式加速出海进程,随着“走出去”战略的深化和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医药企业有望复制并超越日本同行的发展经验,在全球医药产业链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基于我国医疗需求特征和行业发展阶段,参考日本医药行业的发展历程,建议重点关注:立足我国本土市场,把握本土疾病谱的变化趋势,在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领域拥有全球首创、同类最佳、同类更优产品管线,且临床进度领先、试验数据优异的创新药和高端医疗器械企业,以及,已实现产品海外上市、达成高价值授权合作,以及通过兼并收购及自建渠道等多元化模式实现国际化布局的领先药械企业。

请登录兴业研究APP查看完整研报

获取更多权限,联系文末销售人员。

点击图片购买 “兴业研究系列丛书”

转 载 声 明

转载请联系market-service@cib.com.cn邮箱,我们尽快给予回复。本报告相关内容未经我司书面许可,不得进行引用或转载,否则我司保留追诉权利。

服 务 支 持 人 员

对集团外客户

李 璐 琳

liliulin@cib.com.cn

对集团内用户

汤 灏

tanghao@cib.com.cn

免 责 声 明

本报告由兴业研究(CIB Research)提供,报告信息依据国际、中国和行业通行准则并通过合法渠道获取,所有观点为研究员个人意见,不代表兴业研究立场。本报告不含任何道德、政治或其他形式的偏见,兴业研究不对报告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及时性作出任何明确或隐含的保证,报告内容不构成任何形式的要约、投资建议或决策依据,阅读者应自行独立评估所有相关风险。对于因使用本报告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后果,兴业研究和研究员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报告版权为兴业研究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分发、发表或以其他方式公开本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除非本报告已正式发表在公开出版物中,否则应被视为非公开的研讨性分析。引用或发布本报告内容须注明出处为兴业研究,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兴业研究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

兴业研究版权所有并保留一切权利。

来源:鲁政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