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使用这些编辑器,可以方便、快速获得对应游戏内的场景、角色、动作等各类素材,并利用编辑器所提供的功能制作动画视频。大部分编辑器提供了非常自由的镜头功能,比如镜头在地图中穿梭飞行等等,画面操控性和镜头调整余地非常大。但同时受限于本身编辑器所包含的素材,对于内容
漫剧创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创意到最终内容上线,需经历多阶段协作与诸多挑战。在传统模式下,漫剧制作高度依赖专业人力,流程线性、分工繁复,往往周期漫长、成本高昂,所以一直以来算是一个相对较小众的内容载体。但随着AIGC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AIGC介入可以大幅降低漫剧的制作门槛与时间成本,所以在今年,漫剧这种内容形式终于迎来了一次全面的爆发。面对这一风口,许多创作者虽然有意入局,但却不知道如何开始。作为一个比较“陌生”的品类,大家心中存在诸多疑惑:漫剧该如何入手?我需要做哪些准备?具体的创作流程是什么?AI如何辅助漫剧的创作?有哪些AI工具可以借力?今天,DataEye研究院将以“从0到1创作漫剧”(在AI辅助下)为题,介绍漫剧的创作全流程及相关工具应用,为想要进入漫剧领域的创作者提供一个参考的思路。一、漫剧创作流程以巨量引擎在之前“漫剧星河”大会中分享的漫剧创作流程为例。
通过使用这些编辑器,可以方便、快速获得对应游戏内的场景、角色、动作等各类素材,并利用编辑器所提供的功能制作动画视频。大部分编辑器提供了非常自由的镜头功能,比如镜头在地图中穿梭飞行等等,画面操控性和镜头调整余地非常大。但同时受限于本身编辑器所包含的素材,对于内容的题材会有一些限制。比如以上提到的各个编辑器都比较偏向古风素材和内容,而且不能导入外部素材,所以如果想要制作现代题材的内容可能就没办法胜任。同时,大部分官方编辑器都有明确说明“仅对个人用户提供服务,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这对于想要进行商业化的漫剧来说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如果想用第三方素材,需要使用第三方的通用编辑器。使用第三方的编辑器需要自行搭建数字资产库,这个在前期花费的时间、精力还是比较大的。目前的很多第三方编辑器也直接提供基础模板,除了支持素材导入外,还有制作动画或粒子特效等功能。编辑器漫剧的优势也非常的明显:高精度的素材和丰富的角色操控维度,同时它也不必受限于演员的表演以及镜头实现的可能性,可以实现非常华丽的动作画面、超多角色同屏的大场景及丰富变化的光影效果。综合来看,编辑器漫剧能在较低成本下实现惊艳的视觉表现,尽情实现各类创意和想法,给创作者提供了一个高效且专业的3D内容生产方式,是将创意与技术结合的一个理想选择。四、传统漫剧——内容稳扎稳打这里所说的“传统漫剧”指的是有完整叙事、由漫画或者小说通过画师绘制(手绘或数绘)而创作的漫剧,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以漫画的人物和场景代替真人的演员和实拍场景。如果是从小说改编为传统漫剧,剧本是非常重要的,除了需要满足“小说改短剧剧本的常规要求”之外,还需要为后面的分镜脚本和内容可视化提前做准备。剧本中除了人物、对话、情节等内容外,还需要对角色的动作和表情变化有更加详细的设计和描述,同时还要有场景描述、氛围营造、光影效果、分镜指引(远景、中景、近景、特写)、镜头运动(推、拉、摇、移)、角色动作/运动参考、表情变化等等。相比于一般短剧的剧本来说,漫剧短剧剧本的内容需要更加全面,这是为了后续画师制作分镜脚本和漫画化的步骤而做的准备。如果将漫画改编为传统漫剧,步骤相对来说就简单很多。一个完整的漫画基本上可以视为“剧本+分镜脚本”的集合,只需要在漫画的基础上将上述内容上色后进行动态化再前后衔接起来即可。AI几乎可以在传统漫剧创作全流程上加速制作。在前期剧本以及分镜脚本阶段,通过AI的“文生文”工具可以快速帮助我们将小说剧本转化成为适合漫剧的剧本和分镜脚本;而在中期的分镜制作、线稿绘制以及线稿上色阶段,AI更是可以直接帮我们完成相关步骤。而在后面所涉及到的图像/视频生成阶段,更是AI的强项:1、“文生图”的帮助下可以快速创作出符合我们想象的人物形象,并且通过生成三视图+特写把角色形象完整的固定下来;同时,还可以根据创作者描述生成图片作为素材用于确定整个漫剧的风格和色调,并且将一些主要场景的背景图和场景图进行固定。“分镜图”是后面“图生视频”的基础,在“分镜图”确定后,我就们可以进入用“分镜图”生视频的步骤了。2、“图生视频”AI模型可以用来帮助我们生成最后的视频内容。这一阶段完成效率取决于提示词的质量和“运气”,也许一次就能得到想要的视频,也许需要抽很多次。这个阶段需要耐心和不断的尝试。在获得了满意的大量视频片段(一般5-10秒)后,我们需要通过剪辑软件把所有视频片段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同时,对人物角色进行配音并且将声音和视频进行匹配(包括背景音乐、特效音、环境音效等)。以上,就是我们在AI的协助下生成传统漫剧的流程。过程中涉及多种AI工具协同工作,需要创作者对于AI工具有着比较熟练的操作和深入的了解。但无论如何,AI的确是极大程度上的助力漫剧的生产效率,同时这也应该是AI可以参与的环节最多的一种漫剧了。五、 AI转绘漫剧——市场前景不明AI转绘漫剧,本质上就是将真人短剧通过AI转化为漫画风格的漫剧。这种形式常用于将一些质感不满足现在观众需求的真人短剧进行“二次改造”,从而创造“二次盈利”的可能性。人们对于AI转绘漫剧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是将短剧全集一次性上传,然后设定好转换成为什么画风,然后一键转化并且导出。但目前而言,现有的工具还没办法达到这种效果,需要人工介入进行大量的干预;并且现有工具的转换的效果也并不稳定,经常会在“类人”和“类漫画”的模糊地带来回切换,常常会呈现“既不像真人也不像漫画”的尴尬效果。同时,这类漫剧的实际制作成本和难度比很多人预想的要高不少,这也是为什么“真人转绘漫画”在短暂的兴起后很快归于平静的原因,所以并不建议入局这个方向。六、AI助力漫剧高速发展AI工具是此次漫剧爆发最大的助力和支持。想要高效率低成本地创作漫剧,使用AI进行辅助创作必不可少。在漫剧的创作中,我们需要使用到文生文、文生图、图生视频、TTS、文生音乐等各种不同功能的AI工具参与创作。DataEye研究院总结了目前市面上使用评价较好的一些AI工具,可用于各类漫剧的创作辅助。每种工具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大家可以在试用以后按照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漫剧无疑是今年短剧领域最具爆发力的风口。无论是各大平台的政策倾斜和流量加持,还是众多出品方纷纷入场或加大在漫剧赛道的投入力度,都明确指向一个趋势——漫剧正在成为短剧内容生态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是,漫剧依然存在着一些风险需要注意:1、AI的不稳定性:无论是“文生图”还是“图生视频”,AI生成结果带有一定的随机性。目前AIGC的输出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提示词(Prompt)的精准度,并且仍需大量“抽卡”才能获得想要的结果,这种创作模式可能实际的金钱成本和时间成本要高于预期。2、版权法律风险:目前我国对于AI生成内容的著作权归属尚无明确的定论;同时,我们在使用“素材”进行创作时,同样需要面临版权归属的问题,这对于漫剧的商业化带来了潜在的法律风险。3、监管审核风险:9月8日广电总局发布的《管理提示(动画微短剧)》出台,对漫剧内容审核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些漫剧中常见的剧情(涉及恐怖、色情、擦边等内容)都可能面临被下架的风险。漫剧的风口虽大,但也绝非可以轻松“躺赢”。AI只是辅助工具,内容的核心还是人类的创意和审美。如何在高效利用AI的同时,规避风险,并建立起自己在内容创意、品牌风格或运营效率上的核心优势是每个入局者都要思考的问题。DataEye研究院依旧看好漫剧市场在未来的发展潜力。随着用户阅读和观看习惯的短视频化和碎片化,融合了漫画冲击力与剧情张力的“漫剧”,有望成为新一代内容消费的主流选择。其相对可控的制作成本、较短的周期、多端分发适配的特性,也为内容创作者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可能性。未来已来,AI+漫剧的组合将重塑短剧内容的创作与消费方式。这个属于创新者的机会,值得投入。原标题:《如何从0开始做漫剧?》 来源:小田漫剪社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