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核查定期定额户税款风险如同‘大海捞针’,如今只需一键便能精准锁定疑点、追回税款。”国家税务总局略阳县税务局“数链青税”税费分析团队利用智能化脚本和风险模型,显著提升了税收征管效能,有效堵塞了税源流失漏洞。
“核查定期定额户税款风险如同‘大海捞针’,如今只需一键便能精准锁定疑点、追回税款。”国家税务总局略阳县税务局“数链青税”税费分析团队利用智能化脚本和风险模型,显著提升了税收征管效能,有效堵塞了税源流失漏洞。
精准破题:“一键脚本”破解传统核查困境
在日常管理中,定期定额户虽能批量申报,但实际经营数据与核定税额的比对长期依赖人工逐户核查,不仅耗时耗力、易出错,更导致超定额未申报、开具专票未申报等问题频发,成为税收征管的一大“堵点”。
面对这一难题,略阳县税务局成立了“数链青税”税费分析团队。这支“跨专业融合、全流程创新”的青年攻坚队伍,在实战经验丰富的导师征收管理股股长张正武带领下,形成了“理论授课+实战攻坚”两驱培养模式。团队依托数据共享机制,通过数据比对分析识别风险点,搭建《定期定额户超定额或开专票未自主申报》SQL查询脚本,一键生成包含纳税人名称、识别号、疑点类型的《疑点纳税人清单》,为各税源管理分局提供精准核查目标。2025年上半年对全县4385户定期定额户全量核查,精准锁定168户风险户,成功追缴税款及滞纳金60余万元。
全面布控:风险模型覆盖多领域风险
此外,农产品增值税管理中存在身份界定难,自产属性难甄别,进项税额真实性存疑等问题,这些症结也一直困扰着基层税务部门。
为此,“数链青税”团队再次发力,针对农产品增值税管理风险难点,通过整合工商登记、土地流转等多维度数据,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精准刻画纳税人画像,成功搭建了违规享受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风险模型、农产品收购企业虚开农产品发票风险模型和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虚抵进项税风险模型,对全县涉农企业发票与申报数据进行扫描分析,实现了对农产品增值税风险的动态监测和提前预警。2024年底建立模型以来,共发现疑点户18户,涉及发票8100余条,补缴税款及滞纳金20余万元。
据了解,“数链青税”团队已构建覆盖税费种认定预征率不准确、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漏洞等多个领域13项风险模型,累计下发风险提示1600条,入库税款及滞纳金已达170余万元。在深化应用的同时,团队积极拓展数据来源,优化协同共治机制。通过主动获取外部涉税数据,并借助风险模型与税务系统内部数据进行精准比对,采集外部数据4000余条。(高颖、李慧颖)
本文来自【西安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