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11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卢汉清教授走进徐州市第十三中学,给七年级同学带来《智能图像技术帮助我们更好地使用互联网》科普报告,用生动案例揭开智能图像技术的神秘面纱,为师生们带来一场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科技盛宴 。卢教授还从十三中
2025年9月11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卢汉清教授走进徐州市第十三中学,给七年级同学带来《智能图像技术帮助我们更好地使用互联网》科普报告,用生动案例揭开智能图像技术的神秘面纱,为师生们带来一场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科技盛宴 。卢教授还从十三中赵苑书记手中接过聘书,受聘为徐州市第十三中学“少年科学院”客座教授。
大咖开讲:用通俗语言破解技术难题
作为深耕人工智能领域的权威专家,卢汉清教授拥有深厚的学术背景——他不仅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还曾任中国图像图形学会副理事长,长期致力于图像分析理解、模式识别等研究,发表论文600余篇,斩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等多项殊荣,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讲座中,卢教授没有堆砌复杂公式,而是以“互联网信息迷宫”为切入点,用通俗幽默的语言解释核心技术。他指出,如今互联网上的图像、视频数据呈爆炸式增长,传统关键字检索常出现“找错图、找漏图”的问题,而智能图像技术就像“智慧向导”,能结合文字语义和图像特征,自动给海量数据分类、精准匹配,帮用户快速找到目标信息。
“大家网购时想找同款衣服,拍张照就能搜出来;用手机看视频,平台能推荐你喜欢的内容——这些背后,都是智能图像技术在发力。”卢教授结合生活场景举例,让原本抽象的技术概念变得直观易懂,现场同学们听得全神贯注,不时低头记录关键信息。
案例互动:技术如何改变日常
除了讲解原理,卢教授还通过多个实际案例,展现智能图像技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他提到,现在高铁进站无需取票、刷身份证就能通行,背后就有人脸识别技术的支撑;在互联网购物中,只需上传商品照片,系统就能快速匹配同款,大幅提升购物效率;甚至在视频观看时,技术也能根据用户喜好定制内容,让娱乐更个性化。
讲座后的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智能图像技术会不会认错东西?”“未来它还能用到哪些地方?”面对这些问题,卢教授耐心解答,同时鼓励大家:“现在你们的任务是打好学习基础,但更要保持对科学的好奇和热情,多思考、多探索,才能在未来参与到科技发展中。
科教赋能:播撒科技创新种子
此次“科学家进校园”活动,不仅让师生们了解了智能图像技术的前沿动态,更践行了“科普进校园”的理念,为青少年搭建了接触高端科技的桥梁。卢教授在讲座中强调,科技是国家发展的核心动力,而青少年是未来科技进步的主力军,“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大家感受到科技的魅力,长大后为国家的强大贡献知识和力量。”
十三中的老师表示,这样的科普讲座能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激发他们对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的兴趣,培养创造性思维,为“科教兴国”战略的推进注入青春力量。不少同学也坦言,听完讲座后对科技领域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未来想努力学习,探索更多科技奥秘,为国家科技发展出一份力。
来源:徐州点滴教育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