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0日,“慕义求真育桃李 逐立上游谱华章” 宜宾市庆祝第41个教师节主题活动举行。宜宾市6位扎根一线的教育工作实绩突出教育工作者代表走上讲台,用朴实而动人的故事诠释师者匠心。不同的教育叙事背后,是相同的赤诚与坚守。这些平凡而伟大的身影,勾勒出新时代教师“躬
9月10日,“慕义求真育桃李 逐立上游谱华章” 宜宾市庆祝第41个教师节主题活动举行。宜宾市6位扎根一线的教育工作实绩突出教育工作者代表走上讲台,用朴实而动人的故事诠释师者匠心。不同的教育叙事背后,是相同的赤诚与坚守。这些平凡而伟大的身影,勾勒出新时代教师“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群体画像,更以炽热的教育情怀证明:教育的美好,正在于无数教师用生命年轮写就的育人诗行。
宜宾市人民路小学红领巾成长中心主任、语文学科教师 李小燕——
“和孩子们在诗意语文中成长”
李小燕(中)接受主持人访谈
李小燕说,“我经常告诉孩子们,世界上每一个具体事物都是诗的形象,而一个形象就像孩子手中的一块积木。把几块积木搭成想要的造型,就会成为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画面。这就是我和孩子们写诗的秘诀——形象组合法。曾经有个孩子这么写月亮——‘小月牙挂树梢,像块饼干没咬掉。风娃娃踮脚瞧,口水偷偷往下掉。’在这样的画面中,孩子真实而朴素的情感,太鲜活生动了,我非常享受和孩子们一起在诗意语文中成长的感觉。”
李小燕用26年光阴,把教室点亮,让“沉默少言”的学生成为“小小话家”,开发“情境读写”课程,将学生们2000多条记录生活的朋友圈汇编成《“美”一天的难忘》,把童年写成诗……因为她,让语文课不再只是课本里的文字,而成为照亮童年的一束光。
宜宾市一中数学学科教师 蒋晓钰——
“在成长的道路上热烈奔跑”
蒋晓钰讲述
年轻教师蒋晓钰讲述了从教以来的点滴,“5年的时间,我不再执着于要把课讲得多完美,而是更在意学生是否听明白了?
甚至主动调整节奏,等待那一个基础薄弱的孩子举起手来,说出那句‘老师,我好像会了’。教育,有时是一种蹲下的姿态。
5年里,我走过深夜批改作业的路,感受过学生无助的泪光,也曾触碰过孩子眼里重燃的星光。”
蒋晓钰想把她的成长,分享给所有青年教师:“初出茅庐的青涩不可怕,怕的是咱们停下了学习的脚步;面对挑战的紧张不可怕,怕的是咱们失去了那一份钻研的韧劲;面对暂时的挫折不可怕,怕的是咱们丢了向上的初心。”在未来的日子里,她愿和同仁们带着对专业的敬畏、对教育的热爱,成长的道路上热烈奔跑。
兴文第二中学校生物学科教师 蒲怡——
“我觉得当老师真好!”
蒲怡(中)接受主持人访谈
“我觉得当老师真好!”从教22年,担任15年班主任的蒲怡,说到自己的从教生涯时依然激动万分,她说,“虽然高中工作很辛苦,但是看到我的孩子们一个个迈进理想的大学,这种精神上的满足,是其他职业难以比拟的。当刘雅丽同学对我说,‘蒲老师,您送我到清华大学报到吧,我舍不得您……’成就感油然而生!当老师是幸福的,是被需要的。教师这份职业,让我在平凡中收获了不平凡的感动,在付出中获得了最纯粹的快乐。”
所教班级今年高考平均分达到646分的蒲怡,坚持“严慈相济”的理念,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她坚信,只要保持对工作的热爱,付出脚踏实地的努力,就一定能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属于人生的精彩。
宜宾市三中屏山县岷江实验中学校书记、校长 尹一止——
“胸中有火、眼中有光、心中有学生”
尹一止讲述
“无数个深夜,勤政楼灯火通明;无数个周末,教学楼身影匆匆……这便是我们教育人用实干丈量理想、用汗水浇灌成长的日常。”活动现场,尹一止分享了宜宾市三中与屏山县携手共建实验中学校的故事,“49天完成校舍改造,教师团队日夜坚守,深入云南招贤、反复家访劝返学生,推动控辍保学……3年来,学校培养市级骨干教师9人,获省级奖29项,以教研共同体助力教师成长,努力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常有人问尹一止“干嘛那么拼”?学校一名教师在笔记本里面是这样回答的:“要做一名胸中有火、眼中有光、心中有学生的教师!须知教育是传道授业,是惠及万千家庭的民生,更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民族大业。”这也是尹一止的答案。
宜宾三江新区江南中心小学校党支部副书记、校长,数学学科教师 黄兴莲——
“我愿一直当孩子们的‘托尼老师’”
黄兴莲(中)接受主持人访谈
从教28年一直扎根乡村教育一线的黄兴莲说:“在一次次的家访活动中,我发现很多留守孩子理发难。我就到理发店去偷偷学了技术,在网上购买了理发的设备,就这样开始为孩子们理发。家长们很满意,孩子们很喜欢。理发中,孩子们更愿意和我说心里话。如果我的做法能温暖孩子们的内心,那我愿意一直当他们的托尼老师。希望社会各界能有更多朋友关心这群特殊的孩子。”
黄兴莲以真挚的爱心、扎实的学识和坚定的担当,成为学生成长、教师进步和学校发展的引路人,她热爱乡村教育事业,积极为乡村教育发展建言献策,为乡村学校推进五育并举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兴文县麒麟苗族乡退休教师 方友泽——
“尽我微薄之力做力所能及的事”
方友泽(中)接受主持人访谈
站在聚光灯下,方友泽激动地说:“此时此刻,我感到非常高兴和自豪,欣慰于教师的荣光,更感责任之重大与担当。”他寄语所有老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并坚定地表示:“在我有生之年,尽我微薄之力,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也是应该的!这就是我的初心!”
方友泽在兴文县麒麟苗族乡执教40多年,帮助600多名孩子走出大山,并资助了100多个孩子。在他身上,映照出千千万万乡村教师深沉而坚韧的奉献身影。
用语言播种智慧
用彩笔耕耘知识
用汗水浇灌希望
终让心田繁花似锦
亲爱的老师,谢谢您!
来 源丨宜人宜宾
审 核丨高巧
责 编丨汤彬
来源:珙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