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我国电商行业行至深化转型的关键节点,数字经济增长核心引擎地位进一步巩固。9月10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开幕,以“数智引领·品质创新”为主题的2025电子商务大会同期举办。与会专家表示,当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数智技术革命与以消费
今年,我国电商行业行至深化转型的关键节点,数字经济增长核心引擎地位进一步巩固。9月10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开幕,以“数智引领·品质创新”为主题的2025电子商务大会同期举办。与会专家表示,当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数智技术革命与以消费体验升级、品牌价值重塑为核心的品质化浪潮,正成为电商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电商在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中持续发挥着“加速器”与“服务站”作用。
电商成消费增长重要引擎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增长8.5%,网络服务消费同比增长14.6%,在线餐饮占餐饮收入比重增长1.9个百分点,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进出口平稳增长,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快应用。“电子商务作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结合点,既是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也是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服务站’。”中国商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姜明说。
“电商已经成为拉动北京消费增长的重要引擎。”北京市政协副主席陈军表示,北京市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发展工作,充分发挥消费市场高科技、多平台、大市场、重品质、强保障的优势特点,全方位优化电子商务发展环境,现已形成龙头电商引领、骨干电商支撑、中小电商多点发力的发展格局,直播电商、即时零售、沉浸式体验式消费等新模式表现活跃,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跨境电商试点持续深化,全国首个跨境电商销售医药产品试点、首批B2B出口监管试点、唯一“免税、保税、跨境电商政策相衔接”销售试点等新业态新模式相继落地北京。2024年,北京市网上零售额5786.56亿元,较2020年增长1363.26亿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超4成,再创历史新高。今年1—7月,北京市网上零售额3035.09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39.55%,高于全国14.64个百分点。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执行院长刘艳芳表示,当前,服务消费线上化进程不断加速。1—5月,全国网络服务消费额同比增长13.3%,显著高于实物电商增速,表明消费正向智能化、体验化升级。而人工智能通过精准用户洞察、生成式内容创新、沉浸式场景重塑“人货场”,有效激发了消费活力。
在刘艳芳看来,“人工智能+”在服务消费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拓展了服务消费的边界,提升了消费者的服务体验,成为拉动电商增长的关键力量。当前“人工智能+”仍面临技术成熟度、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挑战,需通过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完善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构建开放产业生态,共同打造安全可靠、普惠包容的数字服务消费新图景。
品质创新成电商发展“压舱石”
在当今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下,人工智能已成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人工智能正在为卖家的业务全链路赋能。”亚马逊中国副总裁、亚马逊全球开店亚太区市场及合作拓展负责人邱胜介绍,人工智能能够基于大数据捕捉消费趋势,把握应用需求。在创意开发阶段,人工智能不仅提供了灵感,还能生成设计方案,大幅缩短创意周期;在业务决策中,依托数据分析和趋势预测,人工智能能帮助卖家做出更科学的商业决策;在供应链的智能库存管理、物流配送等各个环节,人工智能能显著提升资源配置的效率,帮助卖家降低成本,高效履约。在邱胜看来,未来,人工智能将成为产品创新的“加速器”。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韩曦表示,从智能选品、精准营销到个性化服务,人工智能技术贯穿电商运营的各个环节。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电商平台能够实现更高效的运营、更精准的客户洞察,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的购物体验。未来,集团将通过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进一步降低商家运营成本、激活创新潜力。
如果说“数智引领”是电商发展的“加速器”,那么“品质创新”就是确保其行稳致远的“压舱石”。与辉同行董事长、总经理董宇辉表示,直播电商本质上是新技术加持下的零售行业,而零售行业的核心是以消费者为核心,为消费者服务。消费者最大的需求就是优质的商品、公道的价格、贴心的售后以及稳定的供应。品质电商不仅要提供优质的产品,更要注重与消费者的情感连接,赋予产品文化和情感价值,以此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让电商在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同时,也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从而推动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开放是品质电商链接全球的必由之路,中国卖家正加速全球布局。数据显示,过去一年,亚马逊平台中国卖家在全球站点售出的商品数量同比增长超过20%,且卖家不再满足于仅在欧美等单一成熟市场发展业务,而是向全球拓展,其中新兴市场成为卖家掘金的热土。邱胜分析,市场竞争逻辑正从“卷价格”转向“拼价值”,Z世代对新技术、新体验的需求为产品创新指明了方向,超6成卖家聚焦新品或迭代产品,其35%的销量来自一年内新选品,“跨境电商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创新不再只是锦上添花的‘加分项’,而是打破同质化困局的‘硬核武器’,在全球竞争当中杀出重围的‘必选项’。”
如何进行产品创新?邱胜提出了“需求洞察、创意开发、产品验证、规模增长、迭代升级”创新模型。“真正打动消费者的不是炫酷的创意,而是能‘挠到痒处、解决痛处’的创意,是能被感知的、有温度的创意。”邱胜介绍,在创意新品上市初期采用小批量测试、敏捷迭代的策略,能实现低成本试错、高效率转化;跨站点的复制和应用以及产品线的延展,则有助于实现规模增长;最后,再通过专利布局和规范的知识产权体系,将技术成果转化为实打实的竞争力,实现迭代升级。
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ITC)副执行主任多萝西·腾博提到,当前,全球中小企业面临关税政策调整和人工智能技术竞争等多重压力,数字化转型成为关键突破口。ITC调研显示,超80%的企业借助数字技术成功降本增效。“国际合作是破解困境的关键,中国在跨境电商领域的实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多萝西·腾博指出,中国已实施多重支持政策,并通过“丝路电商”等平台与国际伙伴建立起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关系。中国还积极参与《电子商务协定》谈判,与90多个世贸组织成员共同推动协定文本磋商取得重大进展。她建议,通过公平获取可负担的可靠数字基础设施与连接,支持数字技术开发与人才培养,培育灵活有利的监管环境。
(王佳仪)
来源:中国食品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