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就在这盆冷水里,比亚迪硬是游成了鲨鱼:一周5.19万辆,把大众+丰田捆一起都甩出半条街。
“金九”第一周,车市却像被泼了冷水,销量集体踩刹车。
可就在这盆冷水里,比亚迪硬是游成了鲨鱼:一周5.19万辆,把大众+丰田捆一起都甩出半条街。
有人吐槽“大环境不行”,可比亚迪用数字回怼:不是市场不行,是你没牌。
吉利也没闲着。
银河+吉利双品牌合计3.07万辆,悄悄把差距从“追尾灯”缩到“贴屁股”。
朋友上周去4S店看银河L7,销售一句“现在订车,月底前提走”直接把试驾安排到晚上十点,排队的人比商场奶茶店还多。
吉利这波操作,像极了当年小米手机抢首发——饥饿营销玩得溜,但前提是产品真能打。
前十榜单里,最扎眼的是鸿蒙智行。
第一次挤掉本田,把“智能座舱”三个字从PPT搬进销量榜。
试驾过M7的同事回来只说一句:“语音导航比我女朋友还懂我。
”听起来像广告,但销量不会撒谎——1.2万辆的周订单里,60%冲着鸿蒙座舱下单。
传统合资还在纠结“发动机热效率”,国产已经把“车机秒懂人话”做成刚需。
五菱宏光MINIEV继续霸榜,1万辆的周销量让特斯拉Model Y都只能当老二。
别小看这台“老头乐”,它把县城菜市场、大学城后门、地铁口三公里半径全吃透了。
上周回县城,发现连修手机的师傅都添了一台马卡龙版,理由简单粗暴:“接娃买菜不烧油,比摩托车还省。
”五菱的渠道下沉,狠到连乡镇五金店都在卖车,这才是真正的“农村包围城市”。
特斯拉这次回暖,全靠新款Model Y的“换脸”——前脸更像Model S,内饰加了RGB灯带,老车主骂割韭菜,新车主真香。
上海太古汇展厅里,看车的人比苹果店首发还多,销售嗓子都哑了:“现在订,年底前提车能省8000保险补贴。
”听起来像套路,但对比隔壁蔚来ET5要等三个月,特斯拉的“现车+补贴”就是绝杀。
新势力内卷到离谱。
零跑1.08万辆继续当“小理想”,问界、小鹏、小米贴身肉搏。
最惨的是蔚来,主品牌销量还没乐道高,李斌直播时弹幕刷屏“斌子快降价”。
可蔚来偏不,坚持换电站“海底捞式服务”,结果成了“有钱人专属”。
北京三里屯蔚来中心,咖啡师比顾客多,销售偷偷吐槽:“来看车的人,一半是来蹭空调的。
”
前十车型里,唯一燃油车是日产轩逸,0.76万辆像个“怀旧彩蛋”。
但4S店销售说得好听:“经典款优惠3万5,落地比秦PLUS还便宜。
”可试驾完秦PLUS的车主转头就订了新能源,理由很真实:“油价8块5,省下的油钱够我每周吃顿海底捞。
”
说到底,9月第一周的低迷只是表象。
政策端,“双积分”像鞭子抽着车企狂推新能源;消费端,95后买车先问“能不能K歌”,再谈续航。
比亚迪、吉利、五菱们早看透:与其卷发动机,不如卷场景。
当合资还在研究“如何省油”,国产已经把“如何省妈”——接送娃、买菜、露营全场景打包卖给你。
最后留个问题:如果下周轩逸跌出前十,会不会成为燃油车时代最后的体面?
评论区见。
来源:南小雅北小胖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