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香港渣打银行500元纸币:殖民金融史的实物印记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2 10:36 4

摘要:纸币设计细节丰富。正面以绿红为主色调(部分呈现米黄色),左侧印渣打银行香港首席经理简氏(James William Norton-Kyshe)肖像,右侧花纹环绕“500”面额,上下分别标注繁体“渣打银行”与英文“The Chartered Bank”;边缘印序

1977年香港渣打银行500元纸币,是英属香港殖民末期的重要金融见证,兼具历史价值与收藏意义。

纸币设计细节丰富。正面以绿红为主色调(部分呈现米黄色),左侧印渣打银行香港首席经理简氏(James William Norton-Kyshe)肖像,右侧花纹环绕“500”面额,上下分别标注繁体“渣打银行”与英文“The Chartered Bank”;边缘印序列号“Z/P 595488”,底部有印刷商“TDLR”(Thomas De La Rue)标识及“女性头像”水印。背面展现19世纪香港港口帆船贸易图景,上方四个圆形图案或为银行徽章与殖民象征,呼应香港远东航运枢纽的历史地位。

历史背景上,1977年正值香港英属殖民末期,渣打银行自1859年起在港发钞,是当地最早发钞行之一。当时港元与英镑挂钩,纸币标注“OR THE EQUIVALENT IN THE CURRENCY OF THE COLONY”,凸显殖民地金融从属属性;简氏作为渣打东南亚业务拓展关键人物,其肖像选用也体现银行发展脉络。

收藏价值方面,PMG 30分(Very Fine)评级意味着纸币有流通痕迹但整体完好,增强可信度。1970年代500元高面额纸币发行量少、流通损耗大,高分评级券稀缺。类似品相拍卖价约800-1500元人民币,高分(50分以上)或特殊号码(如连号)溢价更高,对货币史研究者与香港旧钞藏家而言,是兼具艺术性与历史意义的藏品。

来源:爱慕视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