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北科大光荣退休!致敬!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12 10:44 1

摘要:个人介绍:力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流体力学和石油工程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第一个渗流力学博士。1983年大学毕业,42年来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北京科技大学从事科研教学及人才培养工作。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3项,创立了非线性渗流力学理论体系,创建了非线

USTB

严谨治学,恪守师者初心

甘为人梯,托举未来希望

这一年

北科大有66位教职工光荣退休

他们将最宝贵的青春与梦想

无私熔铸于学校事业的蓬勃发展之中

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近8位荣休教师代表

一起聆听他们的故事

感受那份历久弥新的北科情怀与力量!

朱维耀

个人介绍:力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流体力学和石油工程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第一个渗流力学博士。1983年大学毕业,42年来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北京科技大学从事科研教学及人才培养工作。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3项,创立了非线性渗流力学理论体系,创建了非线性数值模拟和新型油气藏工程方法,发明了扩大流场储量大规模动用技术,开辟了多相多场调驱提高采收率新领域。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和省部级一等奖15项,获授权发明专利65件(美国8件)、软件著作权32项,出版专著21部(第一作者18、独著2部、英文3部),发表Engineering等期刊论文409篇。培养硕博研究生164人,博士后18人。任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及主任共10个。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石油行业科技成就奖、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奖、北京市优秀教师、2个国家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等荣誉。

荣休感言:使命担当、科技报国、教书育人、共创辉煌。在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中体现北科力量。

郭兴敏

个人介绍:冶金工程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年进入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后留校任教,开始了30余年的北科生活。主讲过《普通冶金学》、《冶金物理化学》、《电化学原理》和《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等课程,培养硕博研究生70余名,主编教材《传感器原理及应用》(2024)、参编教材多部,曾获北京市教学成果奖、国家精品教材奖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奖等;主要研究方向有铁矿粉烧结方法、高温电化学和气体化学传感器,主持过国家高新技术发展计划(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项目以及近20项厂协项目,授权发明专利8项、发表SCI、EI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烧结过程铁酸钙生成及其矿物学》(1999)、获冶金科学技术奖和中国科协论文特别优秀奖。曾被聘为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学科点评议专家。

荣休感言:学校教会我授课和育人,科研道路培养了我独立思考能力,回忆我的职业生涯,我尽力了!感谢北科大及同事们给予我的培养和关照。

张锁梅

个人介绍:机械工程学科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在北科大学习和工作了37年。入校以来,一直从事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工作,先后承担了本科生《金工实习》、《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机械制造新工艺概论》、《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和《金属增材制造过程及前沿研究》课程及研究生《耐磨材料及其应用》等课程。参编了“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基础》,以及《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习题集》等教学书籍。培养硕士研究生53名。作为“‘大材料’试点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参与人,曾获2001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国际、国内的学术会议和期刊上发表了多篇教学和科研论文,多次获得“优秀本科生班导师”等荣誉。

荣休感言: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在北科大工作30年我深感荣幸!是北科大成就了我,所以我感恩北科大!感恩每位领导、曾教过我的老师、合作过的同事和我教过的学生!

冯俊小

个人介绍: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1978年考入北科大,在学校学习和工作了46年。曾任学校热能测试站站长、热科学与能源工程系副主任、国家板带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工程中心副主任。被聘为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行业培训专家和建龙特评教授。主讲《冶金炉热工及构造》、《炉子热工基础》、《环境工程概论》、《燃烧污染及控制》和《耐火材料》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培养研究生100余人,其中两人获“十佳学术之星”。主要从事热过程诊断、仿真与优化、节能装备和新工艺开发、清洁燃烧技术等研究工作。承担国家“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企事业单位的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项目40余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主编教材3部,专著1部,编制国家标准4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在ATE、Int. J. Heat Mass Transf、Fuel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

荣休感言:回望在科大执教的42个春秋,见证了科大的发展与壮大,见证了莘莘学子的成长,让我深切感受到教师工作的慰藉和意义。感谢学校提供的学识沃土,感恩领导给予的鼎力支持,感怀同事的勠力同行。

徐银梅

个人介绍:自动化学院实验教学中心高级工程师,自入校以来一直从事自动化专业实验教学工作,曾担任实验中心副主任。主持完成教育部产学研项目1项,校级教改项目2项,参与省部级教研项目4项;参编教材4部,其中1部获得北京市精品教材一等奖。曾获得校级实验技术成果奖特等奖1次、一等奖2次、二等奖2次。曾指导学生参加 “AB杯”全国大学生自动化系统应用大赛、西门子杯智能制造挑战赛等赛事,获国家级及省部级奖项20余项,并多次获赛项颁发全国优秀指导教师称号。除实验教学任务外,退休前一直任学院资产管理员,负责全院的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并一直兼任学院招生宣传秘书工作,曾多次获得学校招生宣传先进个人称号。

荣休感言:很感谢这一路走来单位的培养和同事们的支持,很荣幸能作为北科大的一份子,为学校的工作和发展作出了点滴的贡献。祝愿今后学校发展越来越好!祝愿同事们身体健康、事业顺遂!祝愿自己开启下半程的精彩人生!

徐家力

个人介绍:法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博士后(中国首个知识产权博士后)、美国纽约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曾获全国优秀律师、司法部个人二等功臣等多项荣誉,曾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北京律协副会长、多所高校法学院及研究机构负责人,现任北京隆安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一级律师,同时兼任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等多项重要职务,在法学领域尤其是知识产权领域深耕多年,推动学科发展与实务应用。

荣休感言:从投身法学领域到在北科大任职,我始终深耕知识产权教学与研究,北科大成就了我,我也为学校法学学科建设尽了微薄之力,工作中尽力对学生诲人不倦、对工作认真负责,看着学生们在法治领域成长深感欣慰,在此感谢北科大给予的平台,感谢老师、同事的支持与所有学生的信任,祝北科大越来越好、中国法学事业蒸蒸日上!

杨滨

个人介绍: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丹麦技术大学和丹麦RISOE国家实验室访问学者、美国犹他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共产党员和学院先进工作者,获“丰东杯”中国大学生材料热处理创新大赛总决赛优秀指导教师、学校“研师亦友-我最喜爱的导师”荣誉称号。从事教学科研工作41年,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863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40余项。曾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获授权发明专利60余项;在Acta Materialia、Corrosion Science、金属学报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科学研究论文350余篇;培养了80余名研究生。教学科研过程中积极促进高端金属材料制造全流程的数字化、模型化,推动科技产业融合、数字实体融合、军民协同融合。负责的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相关成果入选“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开发了第三代百万千瓦级先进压水堆核电站一回路主管道整体锻造和冷弯成形技术,和企业合作研发的压水堆核电站主管道和蒸汽发生器传热管实现工业化自主批量生产。

荣休感言:每见年轻面庞在山重水复处豁然洞开天地,与有荣焉,幸甚至哉;甘为“人梯”,不是单方面的托举,实为成就彼此的精神传承。感谢北科大,感谢所有关心、爱护和帮助我的朋友。衷心祝愿北科大精彩纷呈、蒸蒸日上!

李文慧

个人介绍:后勤管理处节能办公室主任科员。自1989年6月入职以来,一直负责学校教学区、家属区及学生宿舍的水电管理工作。30余年来,扎根于水电工作一线,坚信这些“小事”牵动着课堂秩序、关系着生活便利,也关乎校园整体的安心与稳定。在学校推进水电表智能化改造后,承担起校本部5000余间学生公寓电补贴发放工作,始终秉持认真细致、及时高效的原则,切实保障学生的基本用电需求。作为水电收费这一对外服务窗口的骨干人员,同时又作为一名老党员,时刻践行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宗旨,耐心解答水电购买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并主动帮助退休教师熟悉线上购水购电的操作流程。工作中,始终坚持“安全、规范、高效、节俭”的工作原则,致力于为全校师生提供坚实可靠的后勤保障,为维护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默默奉献。

荣休感⾔:⾸先要向培养我多年的学校表达最诚挚的谢意,衷⼼祝愿:学校事业蒸蒸⽇上,再创辉煌!各位⽼师⼯作顺利,桃李满天下!

2025年职业荣誉退休奖获奖名单

立德树人,使命如光

培根铸魂,耕耘不辍

让我们向所有躬耕教坛、默默奉献的老师们

致以最深的敬意与最温暖的祝福

老师,您辛苦了!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