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朦胧坠亡当天,快男兄弟生日崩溃,华晨宇再也喊不出“胧儿”了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2 10:55 1

摘要:不是因为谁提前有预警,而是因为这种类型的人,从来就不像会“坠楼离世”的那种人。

于朦胧坠亡的消息,不是“突然”,是“狠狠”。

不是因为谁提前有预警,而是因为这种类型的人,从来就不像会“坠楼离世”的那种人。

你说他是什么人?选秀出身,2013年那届快男第十名,不算顶流,但混得还不错。

人长得规整,拍古装戏好看得惊人,性格安静,没绯闻没乱事,一直规规矩矩在这个圈子里干活。

他是那种——你不关注他,但他也不会打扰你的人。

可偏偏是这样的人,一旦出了事,震荡感最大。

因为这种事出来之后,你第一反应不是“谁啊”,而是“不会吧”。

你以为他还在。

其实他早就在慢慢退出了。

9月11日,他的工作室发讣告,说他“坠楼身故”,警方已排除刑事嫌疑。

不说自杀,不说意外,就留了一句“愿逝者安息”。

从法律视角上,这是一次合格的声明;从舆论视角上,这是一次最让人心慌的模糊处理。

你看现在这社会,信息越模糊,猜测越猖獗。

于是马上有爆料说:他是在朋友家聚餐,凌晨两点回房休息、门反锁;早上六点大家离开时找不到人;遛狗的邻居在楼下发现了遗体。

还有人说,他恐高,兜里装了两块朋友的劳力士,房间纱窗被抠开了。

你说这些话是真是假?不好说。但你可以明显感觉到:大家是在拼命找逻辑。

一个人为什么会从楼上掉下来?不是“他跳了”这四个字就能解释。

我们不愿意相信有人能轻易跨过那个门槛,特别是一个还在拍戏、还有待播剧的演员。

特别是一个,曾经那么小心地活着的人。

于朦胧不是不红。

你打开豆瓣随便搜一搜,能看到他的名字挂在不少古偶里:

《太子妃升职记》的九王齐翰、《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白真、《临江仙》的文弱书生、《风起大漠》的霍去病。

他不是爆款制造机,但他是那种“只要出场,镜头就舒服”的演员。

尤其是古装——白衣一上身,就像你想象里那种“古代干净男人”的模板。

但问题来了,这个模板,后来被时代抛弃了。

从2016年开始,“古风美男”不再吃香,市场开始往“流量+情绪价值”跑,观众要的是“磕”,要的是“疯批”,要的是“拉扯”。

你长得好看没用,你得能营业。

你不会直播、不会发疯、不会制造热度,就等于不在场。

于朦胧就是“渐渐不在场”的人。

他还在拍戏,但没人等;他还在发微博,但没人看;他还在圈里,但资源在缩水。

他不是被封杀,也不是犯事,就是被“悄悄遗忘”。

这种“消失方式”,才是最让人害怕的。

所以,等他真正离开了,大家才开始集体想起来:

啊,原来我们曾经那么喜欢他。

啊,原来他真的还在坚持演戏啊。

但那种“想起来”,是一种很晚的热度。

他已经看不到了。

而在这场悲剧里,最让人破防的,不是围观者的痛惜,而是老朋友的沉默。

这一届快男兄弟,圈里的人都知道感情不错,尤其是他和华晨宇。

快男比赛时,于朦胧淘汰,花花哭得几乎不能自理,搀着走都不太稳。

他俩一起住,一起练歌,比赛时一个上场一个在台下守着。

于朦胧临走前,还在城堡里给华晨宇留了一封信、一个玩偶、一包零食、一张字条:“你要好好的,我不在了,谁陪你?”

这种兄弟感情,不靠合约,也不靠节目组炒作,那是真的。

2018年左立结婚,花花和胧儿一起当伴郎,花花亲自给他系领结。

2019年《王牌对王牌》快男合体,花花唱《追梦赤子心》,于朦胧跟着站在那,还是那副干干净净的样子。

华晨宇叫他“胧儿”,是那种特别亲切的称呼。

所以这次出事,花花没说话,没发文,连微博都没动。

有人说他冷漠,也有人说他装哑巴。

但我恰恰觉得,这是他最真实的反应。

有时候太难过了,才没办法写字。

你要是真认识一个人,就会明白:有些伤,是不能靠发微博疗愈的。

宁桓宇,那天转发讣告,配了三个大哭的表情。

这天是他生日。

兄弟生日这天走了,谁受得了?

你别看现在选秀节目一大堆,哥哥弟弟姐妹妹喊得挺亲,但你翻翻他们谁还在联系?

这届快男是那种真有感情的。因为那时还没有“选秀粉丝经济”这一套,男孩们是真的在一起生活了三个月,一起睡觉、一起吃饭、一起被淘汰。

他们之间有的是“战友”感,不是“队友”感。

这种感情十年后还在,所以胧儿走了,才这么痛。

你说这十年,他们谁不疲惫?

欧豪当演员,拼到《生万物》成了男主;

白举纲走乐队路线,在综艺里打拼;

左立、张阳阳、于湉、宁桓宇,有的成家了,有的转幕后了,有的还在唱。

每个人都在这条娱乐长跑线上咬牙坚持。

但胧儿走了。

2013年那场夏天,再也凑不齐了。

现在回过头看这件事,最让人心有余悸的不是他“坠楼”,而是他“没被看见”。

如果他是一个情绪激烈的人,我们可能会有机会发现他的不对劲。

但他不是。

他是那种,你看了他一百条微博,都找不出情绪波动的人。

你说这是“心理素质好”,还是“已经习惯沉默”?

或者说——他从来就不认为自己能求助。

他是那种,打碎牙往肚子里咽的人。

这世界对这种人不太友好。

你想啊,你干干净净、规规矩矩、按部就班地走职业路线,结果过了三十岁,资源开始下滑,粉丝开始流失,平台不再提你的名字,合作方只问你“还在拍戏吗?”

你都不犯错,你只是“不再被需要”。

这才是致命的。

我们太容易忽略那些“不吵的人”。

太习惯让他们自己扛。

但等他们真的倒下了,我们才突然开始反思、惋惜、发帖怀念。

可对他们来说,这些都太晚了。

胧儿已经走了。

走得没有一声响。

你还能记得他笑起来的样子,但你再也听不到他开口叫人了。

我们这一代人,很多人曾经追过那届快男,夏天看比赛,拿手机投票。

你以为他们会永远在那里,唱歌、跳舞、拍戏、被粉丝喊名字。

但不是的。

他们也会老,也会累,也会被遗忘,也会坠落。

也会,在你毫无准备的时候,消失不见。

你才忽然想起来:

啊,原来我真的喜欢过他。

来源:文史书生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