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公开:大阅兵惊现“王牌.武器!背后001号神秘人物真实身份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1 04:03 1

摘要:“东风快递,使命必达”刷爆朋友圈那天,没人知道这句玩笑背后站着一位连名字都改了三次的老人。

“东风快递,使命必达”刷爆朋友圈那天,没人知道这句玩笑背后站着一位连名字都改了三次的老人。

贺麓成,身份证上普普通通的三个字,档案里却压着中国导弹的001号绝密编号。

他本该姓毛,却主动把“岸”改成“麓”,把“成”留下——好像在说:我可以不是谁的后代,但必须做成一件事。

童年有多难?

亲爹牺牲、亲妈疯癫,寄养在姨妈家,吃红薯叶长大。

别人背唐诗,他背《工程力学》,因为姨妈一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18岁考进上海交大,全班就他一个穿补丁裤。

图书馆熄灯后,他蹲在走廊借路灯算弹道,膝盖磨出茧,草稿纸摞起来比人高。

1960年,苏联专家连夜撤走,图纸直接烧。

贺麓成把灰烬里没烧完的半张公式捡回来,带着小组啃了三个月,硬是把东风-2的射程从1000公里推到1500公里。

那是一次“土法炼钢”的胜利:没有计算机,用算盘打轨道;没有风洞,用自行车打气筒模拟气流。

导弹飞上天的那天,他在发射场角落啃冷馒头,眼泪混着风沙往下掉。

后来东风-3、4、5,每一级跳都有他的指纹。

最绝的是多弹头分导,国外封锁得像铁桶,他领着几个刚毕业的大学生,用废旧雷达零件攒出第一台抗干扰导航仪。

有人问他图啥?

他指了指墙上贴的纸条:“爹没打完的仗,儿子接着打。

身份藏了半辈子。

单位政审填表,亲属栏永远写“无”。

直到1983年,中央一纸公函送到宿舍,邻居才知道天天排队打饭的“老贺”,原来是的亲侄子。

他说了句特实在的话:“要是早让人知道我是谁,东风-2可能飞不到靶区。

退休那天,他把所有奖章锁进抽屉,转身去山区小学教物理。

奖学金用积蓄设,名字不叫“麓成”,叫“远望”——那是他参与的第一个导弹工程代号。

2025年9月3日,东风-61缓缓驶过天安门。12分钟前,它还在地下发射井里睡觉;12分钟后,它能让半个地球进入射程。

直播弹幕刷疯了:“这玩意到底多牛?

”有人回:“牛到当年算轨道的草稿纸,现在国家博物馆用恒温柜供着。

贺麓成没看电视。

他在老屋阳台浇花,水壶是东风-2的备用燃料桶改的。

记者找上门,他摆摆手:“别拍我,拍那些年轻人,他们能让东风飞得更快、更准、更安静。

临走时,老人从抽屉摸出一张泛黄的车票——1960年从北京到酒泉的硬座,票价3块6。他说:“留着提醒,咱们从三块六走到今天,不容易。

车票背面,是他用铅笔写的两行小字:

“爹,仗打完了。

儿子把旗子插到天上去了。

来源:小南粤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