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芯片被卡脖子?告诉你10家企业悄悄突围!国产芯藏惊喜(下)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12 13:03 1

摘要:谁说我国没“芯”?当无数个“卡脖子”难题摆在眼前,我们却默默啃下了这块硬骨头!这些名字,不只是企业,更是我们国家科技战略最坚实的基石。想知道中国芯片制造/设计到底有多能打?今天就带你揭秘这份不为外人道的Top10!

谁说我国没“芯”?当无数个“卡脖子”难题摆在眼前,我们却默默啃下了这块硬骨头!这些名字,不只是企业,更是我们国家科技战略最坚实的基石。想知道中国芯片制造/设计到底有多能打?今天就带你揭秘这份不为外人道的Top10!

中芯国际 (SMIC)

提起中国芯片制造,就绕不开中芯国际。这家“庞然大物”,是中国半导体产业自主化的“排头兵”,更是国家科技战略的“重中之重”。你可能不知道,别人还在3nm、5nm的竞赛,中芯国际已经在家门口端出了 14nm、12nm的成熟工艺,并且在 7nm的路上,虽受制于人,但技术积累绝非空穴来风!

想想看,一个国家,连最基础的芯片制造都无法自主,那岂不是任人宰割?中芯国际,就是我们手里最硬的那张牌。它每月能产出 大约70万片晶圆(8英寸等效),而且产能还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扩建”,为的就是满足国家对“芯”的日益增长的渴望。2023年,它交出的 625.09亿元人民币的成绩单,不只是数字,更是中国半导体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别小看那些在芯片制造领域数不清的专利,它们可是中芯国际能否在风雨中屹立不倒的技术“护城河”。

提到华为海思,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牛!”,没错,它曾经是那个让全球都侧目的“芯片设计巨头”,尤其是在通信芯片领域,那绝对是世界级的玩家。想想当年,一部手机里的“芯”,从通信到处理,海思几乎包揽了所有高光时刻。

只是,2020年前,它一年就能榨出“数百亿美元”的营收,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它创造的 麒麟系列手机SoC,包括那款让大家惊呼“中国芯”的 麒麟9000s,都像是对“卡脖子”最有力的回击。但制裁的风暴,让这头巨狮不得不暂时隐匿锋芒,营收数据也变得“不详”。可即便如此,它在通信、AI、多媒体方面的海量专利,依旧是它潜在的财富。海思的经历,简直就是中国科技企业在重压之下,如何生存、如何反击的教科书!它受到的限制有多大,它所承载的战略意义就有多重。

紫光展锐

你可能没怎么听说过紫光展锐,但你手机里、各种智能设备里,很可能就有它的“心脏”。这家伙,可是咱们国内移动通信、物联网芯片领域的“隐形冠军”。别光看它营收 “135.4亿元人民币”(2023年),这背后是多少中国企业摆脱国际依赖的辛酸泪。

它旗下的 虎贲系列5G/4G手机SoC,还有各种给智能设备“添砖加瓦”的芯片,让咱们在功能机、低端智能机市场稳如泰山,5G芯片的表现也是越来越给力。它就像那个默默耕耘的战士,在低端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在一点点往上爬。紫光展锐,就是我们突破“卡脖子”的强大后盾。

长鑫存储 (CXMT)

DRAM,就是电脑和手机里那个最最基础,但又最最关键的“内存”。过去,这件事,我们真是被“卡”得死死的。但长鑫存储,就是来打破这个局面的!这家伙,硬是在 19nm / 17nm / 14nm 的 DDR4/DDR5 工艺上,实现了量产!

每月 10万片12英寸晶圆的产能,虽然跟巨头没法比,但这可是中国无自主DRAM芯片生产历史的终结!它的存在,意味着咱们能更大程度地告别对进口的依赖,把钱包里的钱,留给自己的“芯”。当然,DRAM技术门槛高的吓人,长鑫存储还能走多远,得看它持续的技术“十八般武艺”。

虚位以待

今天我们盘点了9位实力强劲的选手。但!那神秘的第10个位置,又该属于谁?它可能掌握着我们未来发展的某种关键,或是在我们尚未完全意识到的领域,默默地播撒着改变的种子。你想到了谁?或者,你认为下一个突破“卡脖子”的,最有可能在哪里?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答案,一起猜猜那个隐形的“第十位”!

看了这份我国芯片的top10名单,你是不是也觉得我们国产“芯”的崛起,背后付出了太多努力? 你觉得,想要彻底摆脱“卡脖子”,我们最急需突破的,到底是制造工艺,还是设计能力,或者EDA工具? 在评论区大胆说出你的看法,我们一起为中国“芯”加油!

来源:影子传说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