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0日,保守派知名政治人物、特朗普的亲密盟友查理·柯克在犹他州一场公开活动上遭遇枪击身亡。这起事件堪称一次公开的“行刑式”暗杀,意图再明显不过——就是要制造恐怖氛围,用暴力让反对者沉默。
万万没想到,政治暗杀竟成了美国政坛的新常态。特朗普虽侥幸躲过一劫,可他身边的得力政治盟友却没能逃过一劫。
美国当地时间
9月10日,保守派知名政治人物、特朗普的亲密盟友查理·柯克在犹他州一场公开活动上遭遇枪击身亡。这起事件堪称一次公开的“行刑式”暗杀,意图再明显不过——就是要制造恐怖氛围,用暴力让反对者沉默。
当时柯克身穿白色圆领衫,正坐在户外讲台的椅子上与观众交流。突然一声枪响,他捂住脖子应声倒下,现场顿时乱作一团,人们四散奔逃。约三小时后,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确认了柯克的死讯,足以见得两人关系之密切。白宫的星条旗降至半旗——这是美国历史上首次为一位没有公职的年轻人举行如此国葬级礼遇。
柯克作为保守派非营利组织
“美国转折点”的联合创始人,他用十年时间将该组织发展成全美最大的青年保守力量。其每日播客《查理·柯克秀》下载量稳定在50-75万次,社交媒体月访问量突破3亿,在TikTok上发起的“保守主义挑战”话题播放量超20亿次。这个擅长将政治理念包装成流行文化的年轻人,通过校园巡回演讲和病毒式视频,为特朗普吸引了超过1200万Z世代选民。《纽约时报》曾预言:“如果柯克参选总统,他将重新定义美国政治的代际断层。”
特朗普对这位盟友的重视远超想象。2024年大选期间,柯克团队开发的AI选民动员系统,帮助共和党在关键摇摆州实现了18-29岁选民投票率19%的跃升。大选结束后,柯克频繁出入海湖庄园,参与内阁人选讨论。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甚至考虑让他担任白宫青年事务特别顾问——这个职位通常由资深政客担任。
三个月前,特朗普在宾夕法尼亚州竞选集会上遭遇狙击手袭击,枪手用AR-15步枪在180米外连开8枪,若非防弹玻璃及时降下后果不堪设想。更早的2024年6月,明尼苏达州众议院前议长夫妇在家中被破门而入的枪手杀害,凶手留下的字条赫然写着“清算时刻”。据联邦调查局统计,2016至2025年间,针对公职人员的袭击事件从年均0.1起激增至2.8起,增幅达2700%。
这种暴力升级有着深刻的社会土壤。皮尤研究中心最新民调显示,73%的美国人认为政治暴力是国家首要问题,37%的共和党选民支持“必要时用武力推翻政府”。当特朗普在集会上将民主党称为“邪恶轴心”,当社交媒体上“吊死佩洛西”的表情包获得百万点赞,政治话语的去人性化正在消解最后的文明底线。
柯克遇刺当天,美国众议院为其默哀时爆发激烈争吵。民主党议员要求讨论控枪法案,共和党议员则指责“自由派煽动暴力”。76%的民主党人认为政治暴力源于右翼极端主义,而68%的共和党人将责任归咎于“左翼暴民”。危险的是,最高法院近期裁决放宽携带武器限制,使得全美合法持枪人数突破1.2亿,枪支暴力档案网站数据显示,2025年已有8334人死于枪口之下。
当政治分歧不再通过选票解决,而是诉诸子弹,这个国家正在重蹈19世纪的覆辙。1865年林肯遇刺、1968年马丁·路德·金遇害,每次暴力事件都加剧社会分裂。
暮色中的白宫,半旗在秋风中猎猎作响。查理·柯克的遇刺不仅是个人悲剧,更是美国政治生态癌变的征兆。当暴力成为政治博弈的常规手段,当仇恨言论被包装成“言论自由”,这个自诩为“山巅之城”的国家,或许真的站在了内战的边缘。而这一切,不过是血雨腥风的开始。
来源:火器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