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先简单介绍一下李薇所在的贝莱德。这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管理着超过11.48万亿美元的资产。
天,果然事业有成才是女人最好的保养品!
最近,羊在冲浪时被贝莱德的高管李薇惊到了…
姐妹们能想象吗,下面这两张图分别是她2020年和2025年的状态👇
🐑先简单介绍一下李薇所在的贝莱德。这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管理着超过11.48万亿美元的资产。
11.48万亿美元是什么概念呢。若在2023年的话,这个数字超过了日本全国的GDP,相当于仅次于美国和中国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而李薇现在就是贝莱德的全球首席投资策略师。
她还经常在各大平台出镜解读全球市场的动态和趋势,相当于贝莱德的官方发言人👇
这两年来,由李薇出镜的财经解读内容还蛮受欢迎的,不少网友夸她的表达清晰而专业👇
在李薇走红的背后,是投行圈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亚裔精英,甚至形成了一种具有高度辨识度的“亚裔精英脸”现象。
今天羊就来聊聊投行圈的亚裔精英脸,以及精英与精英脸互为表里、相互成就的关系。
亚裔脸成为投行精英脸
提起在欧美混的风生水起的亚裔精英,羊相信不少姐妹脑海浮现出的面孔都是周受资。
名校毕业、顶尖投行出身、相继加入小米和字节跳动,并最终出任TikTok CEO,周受资的职业生涯精英感扑面而来。
当人们形容周受资的精英形象时,常将他的外在与内核联系在一起:
一张进化掉睡眠的脸、智性恋天花板、下颌线比我职业前景清晰、高度自律后散发出一种禁欲感等等。
周受资的帅气,更多是源自他身上那股强信念的目标感、稳定自控的情绪、足够自律严谨的生活方式管理和阅历赋予的松弛明朗。
一如雷军对他的评价:有一种要对全世界复仇的勤奋。
李薇同样如此,她的精英形象建立于内在、外在全方位的自我管理之上。
羊看到网上有不少人质疑李薇只不过是个花瓶。因为她看起来美,所以就被认为是靠家里背景混迹投行圈的官二代。
但只要看过李薇的个人履历,就会发现花瓶的印象完全出于偏见。
李薇出生于重庆,父母都是老师。童年时她随父母搬到了深圳,中学就读于深圳外国语学校。
上中学时,李薇就显露出很强的数学天赋。她曾两次获得中国奥数竞赛金牌,并顺利考进了剑桥大学数学系。
毕业后,李薇顺利进入华尔街,从事投行工作。
她先去了雷曼兄弟实习,之后又入职花旗银行,再后来贝莱德来挖她做投资策略师。
2021年,贝莱德公司的全球首席投资策略师职位空缺,年仅35岁的李薇成了贝莱德全球首席投资策略师,执掌这家管理着数万亿美元资产的巨头投资方向。
在高压的投行圈,李薇展现出一个全方位的卷王本色:不仅卷赢了脑力、体力和抗压能力,甚至也要卷形象管理。
这种对自身一丝不苟的管理,本就是实力的一种体现。
在投行圈、金融圈,很多女性都把自己卷得才貌双全。
比如现任高盛集团技术、媒体和电信投资银行集团全球负责人的Kim Posnett👇
摩根士丹利首位全球投行业务华裔女高管Susan Huang👇
美银美林证券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乔虹👇
现任摩根大通中国区联席首席执行官陈妍妮👇
她们共同的特点就是专业能力、沉稳气场、智性魅力统统在线,这些特质也外显在容貌上——她们的面部趋势永远是紧致的、上扬的。
她们所呈现的是一种被高度自律生活和内在能量支撑着的向上的生命力,压过了超高工作压力向下的拖拽,最终塑造出一种冷静、精准且不容置疑的专业感。
投行有Dress code
也有Face code
投行圈之所以如此care外貌,主要还是出于职业需要。
姐妹们肯定有所体会,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只需要几秒钟就能凭第一直觉对一个人做出初步判断,投行圈更是如此。
投行工作是要替客户运作大规模的投资,从业者需要全方位透露出专业、可靠、值得被信任的信号,所以外貌也被视为非常重要的生产要素。
作为全球顶级投行的瑞银集团(UBS)就曾在公司内部发布过一份长达44页的着装手册,对员工有着从头到脚的严格要求。
比如要求女性员工穿肉色内衣,在白衬衫下能与肤色融为一体,不要戴花哨的彩色假指甲。
男性员工应穿直筒剪裁的两粒扣夹克,不应佩戴与脸型不符的领带,也不应穿带有卡通图案的袜子。
除了专业可靠,投行圈也会靠外貌拉近与客户之间的距离。
这也让投行圈要时刻跟风最有投资价值的人群,成为一个非常“跟风”的圈子。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古早投行人都是西服革履,而近几年投行圈却更爱科技宅感十足的格子衫和马甲。
尤其是羽绒马甲经常被人吐槽性缩力满满👇
华尔街的这股潮流完全承自硅谷。
随着硅科技新贵成为全球最有钱、最主力的客户群,投行的服务对象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为了拿下科技公司的IPO、并购等天价订单,投行精英们必须主动融入科技宅们的文化圈子。
比如硅谷人在穿搭方面,主要就是讲究一个“不讲究”。
帽衫、T恤、格子衫、拖鞋...怎么舒服怎么穿。
保暖小马甲之所以流行于硅谷,是因为这里地处旧金山湾区,昼夜温差大。
只不过硅谷人穿是为了实用,华尔街人穿完全是为了跟风。
如果说土味小马甲算是投行圈的一种dress code,那么亚裔脸算得上是一种face code。
亚裔脸之所以在投行圈吃香,是因为能把谦逊和锐气融合在一起。
亚裔精英看起来不那么咄咄逼人,又容易让人联想到聪慧、自律等特质,既能让人产生信任感,也更容易消除距离感。
再加上成功的亚裔多了,人们也更愿意相信这类面孔。
去年贝莱德还提拔了另一位亚裔女高管
Susan Chan
不过,亚裔脸受欢迎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亚太地区金融财富明显增长,亚洲投资者在美元债券市场占比显著提升。
更多的亚裔金主自然也会让亚裔面孔成为投行圈流行面孔。
先有精英,再有精英脸
在投行圈心照不宣的一点是,好的外貌会带来一定优势。能力差不多的基础上,长得好看或者气质佳绝对是加分项。
比如衣着得体透出的好背景、谈吐展现的高情商,或者是一看就聪明可靠。
但归根结底,外貌上的加分也都是为了展现专业能力。
精英脸并非成功的原因,而是成功的结果。
它不是一张可以随意戴上的面具,而是内在特质长期淬炼后,自然而然的外在显化。
精英们内在特质上的共性,构成了外貌上的相似,所以一定是先有精英,再有精英脸。
首先是内核锻造。
超强的专业能力、极致的自律精神、强大的抗压心态和冷静的决策智慧这些内在特质,让一个人在其领域获得了成功,成为了精英。
之后,内在特质会外化为一个人的行为和状态。
比如自律带来规律作息、严格身材管理、健康饮食,从而塑造精力充沛、体态匀称。
专业与冷静塑造了沉稳的眼神、从容的语速和精准控制的微表情,形成沉稳气场。
自信与智慧流露为一种不怒自威的坦然和洞察一切的敏锐感,形成我们所说的智性魅力。
最终,这些长期的、一致的行为状态,便固化成了我们所能观察到的精英的共同特征:目光炯炯、面容紧致、体态挺拔、着装精致且克制。
对精英感的追求一旦脱离了专业能力的支撑,便会瞬间失去灵魂,沦为一种流于表面的浮夸,显得空洞而无力。
这正是许多脱离现实的“大女主剧”和互联网教你变精英攻略硬凹造型所共同陷入的误区。
它们热衷于复刻表面的符号,关注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却完全忽略了塑造这些符号的底层逻辑和内在动力:如何思考、如何决策、如何解决问题。
陈慧珊就总给人一种气定神闲、轻松自如的精英感,而不是强凹气场
人们愿意相信那些由内而外散发自信与可靠魅力的人,但这一切的基石,永远是足以让人信服的能力。
所有外在的从容、精致与自信都更像是一个成功的信号,驱动这一切的,终究是一个人的内在能量。
来源:湖北电视台舞林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