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以来,南岗区王岗街道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在爱达壹号社区试点、全域推广“网格+全岗通”模式,通过优化空间功能、建强专业队伍、重塑服务流程,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目前,社区服务窗口从“多窗并行”变“一窗受理”,节省空间的办事大厅变居民“客厅”,让群众不仅办
今年以来,南岗区王岗街道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在爱达壹号社区试点、全域推广“网格+全岗通”模式,通过优化空间功能、建强专业队伍、重塑服务流程,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目前,社区服务窗口从“多窗并行”变“一窗受理”,节省空间的办事大厅变居民“客厅”,让群众不仅办事更快、更省心,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
社区“多窗”变“一窗”
办事大厅变居民“客厅”
最近一段时间,爱达壹号社区李阿姨发现,来社区咨询、办理业务,不用等专门的办事人,凡是社区能办的事,任何一位网格员都能给办。
原来,今年以来,爱达壹号社区开展“网格+全岗通”模式,实行“一人在岗、业务全通”。“以往居民来办业务要是恰逢办事员下沉网格,多数情况需要等对方回来才能办,不仅影响办事效率,还可能耽误群众的急事。”社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如今,市级示范、区级重点、街道全覆盖开展业务培训,让每一位社区网格员都对辖区内基础业务、政策实现全受理、会解答、能办理,全面提升服务质效。
“这项工作让我们社区办事大厅的多个业务窗口缩减至一个综合窗口,而节省的办公面积,我们打造成居民活动室、书屋等公共空间,变成居民议事、学习、交流的‘客厅’。”社区相关负责人说。
不仅如此,社区实行AB岗、全日值班、轮流值守,让网格员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入网走格,收集民情民意,协助做好环境整治、安全排查等工作。
基层治理“老带新”“传帮带”
加速网格员提能力长经验
实现办理事项“各自为战”到“全能型”社区工作队伍的打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此,南岗区委社会工作部实施“赋能计划”,把培训转化为基层治理新动能,助力社区工作者专业能力提升。
王岗街道以“试点先行、渐进推广”为原则,组织集中培训、案例分享、参访交流、风采展示等系列活动,由街道面向各社区网格员进行业务培训。“培训期间,我们组织业务骨干、岗位能手,以及有经验的老书记、老干部进行培训,用‘老带新’‘传帮带’的方式,让社区一线人员快速熟悉办事流程,提能力、长本领。”王岗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街道还对社区党建、困难救助、计划生育与人口管理、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等4大类近30项高频服务事项全面梳理细化,形成《社区全岗通业务操作指南》,明确受理要件、办理流程、办理时限与责任闭环,既形成社区工作者的“工具书”,也是群众办事的“明白纸”。
同时,为了打造真正的业务过硬的社区队伍,各个网格员以居民楼道为“考场”,将所学技能、知识、经验迅速应用实践,“在这个过程中,也会遇到解决不了的新问题,我们每天会整理记录,并集中进行交流、复盘,找到解决办法,形成培训、实践、再学习的业务闭环,提升了工作能力,更有效推动解决群众诉求。”社区网格员说。
全面复制推广“新路子”
激发基层治理活力与效能
据介绍,王岗街道开展的“网格+全岗通”模式,已在各个社区复制推广。据统计,目前共解决矛盾纠纷化解、重点人群帮扶等民生问题1800余件,有效提升社区治理精细化水平。
基层业务大讲堂锻造全能社会工作服务队伍。记者从市委社会工作部了解到,目前,全市积极实施“冰城雁阵工程”,通过书记讲堂、导师帮带、初任培训、能力提升等多元培训模式,全面提升基层社区工作者队伍能力素质。其中,书记讲堂由优秀社区书记、居委会主任担任主讲人,围绕民主协商议事、矛盾纠纷化解、安全隐患处置、重点人群管理服务等开展交流研讨,形成社区治理的方案库和案例集。目前全市已累计开展书记讲堂575节,培育出一批懂政策、通民情、善治理、会服务的业务骨干。“传帮带”“结对子”则精选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突出的社区“两委”副职和业务骨干担任导师,与新入职年轻社区工作者结成对子,传授工作方法和经验。今年以来全市已完成导师帮带614对,助力年轻社区工作者适应岗位、快速成长。
如今,“网格+全岗通”模式在全市街道、基层社区复制推广,全面提升了社区工作者能力素质,持续释放基层治理活力与效能,让社区“全岗通”变成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民心通”,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信任度与满意度。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