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0日晚,央视CCTV-1《晚间新闻》推出专题报道《特岗教师:做乡村教育的守望者》,镜头聚焦我校杰出校友、竹溪县丰溪镇中心学校教师黄春立。他的从教故事生动展现了乡村特岗教师的责任与情怀。9月11日,人民日报再度关注黄春立扎根乡村、潜心耕耘的事迹——正如其名
9月10日晚,央视CCTV-1《晚间新闻》推出专题报道《特岗教师:做乡村教育的守望者》,镜头聚焦我校杰出校友、竹溪县丰溪镇中心学校教师黄春立。他的从教故事生动展现了乡村特岗教师的责任与情怀。9月11日,人民日报再度关注黄春立扎根乡村、潜心耕耘的事迹——正如其名“春立”,他让“春天”的希望与温暖,悄然绽放在乡村孩子的心中。
春天的美好,源于冬日的默默孕育;春天的绽放,始于秋日的执着播种。13年坚守乡村讲台,骑坏两辆摩托车,黄春立将“春天”的种子播撒在乡村教育的沃土上。他跑遍丰溪镇的每一个村庄,对500多名学生开展家访。每一次家访,都是一次爱的播种:把支持孩子上学的理念植入家长心中,把知识的魅力播撒在孩子心间。家访不仅让他更懂学生,更架起了家校沟通的“连心桥”。这份爱的种子,萌发绿意、绽放花香,让春天的温暖浸润每一个角落。
教育是爱的温暖互动,成长是爱的美丽绽放。平时沉默寡言的小军喜爱画画,黄春立便悄悄在他抽屉里放了一盒画笔。不久后,他收到了小军的画作——一朵怒放的广玉兰旁,一行稚嫩的字:“老师,谢谢您!”最动人的教育场景:教师注入爱的滋养,学生便以爱的绽放回应。这让我想起教师节时,一名刚入大学的毕业生发来的微信,他说自己竞选上了班长,还特意感谢三年级时,我曾鼓励他们走上讲台,讲述自己写的小故事。你为学生播下一粒希望的种子,他们终将回报你满世界的芬芳。黄春立为孩子们过集体生日时,当孩子们看到家长录制的视频里那句“请相信爸爸妈妈永远爱你”,有的孩子悄悄红了眼眶。“这些小事在心里,像暖炉一样。”黄春立的话,道尽了教育的温度——心与心的交流对话。
让“熬”蝶变为“长”,是教育的智慧,更是成长的真谛。有人问黄春立:“13年守在大山里,后悔吗?”他笑着回答:“怎么会后悔?看着山里娃一批批考上大学,看着昔日学生也成了特岗教师,我这13年,不是‘熬’过来的,是跟着孩子们一起‘长’过来的——长了耐心,长了牵挂,也长了一辈子待下去的念想。”每个生命都独一无二,关键是让其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每个人都能活出精彩,核心是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地。黄春立找到了这片天地,于是他在坚守中蝶变升华,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幸福与价值。他没有“熬”的煎熬,只有“长”的丰盈——长出了教育的大胸怀、大学问、大格局。
让“春天”绽放在乡村孩子心中,一支粉笔书写春秋,三尺讲台坚守初心。黄春立做到了,也给了我们深刻启迪:只要心中有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用心浇灌,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沐浴春天的芬芳与美好。以精进之心打磨教书育人的本领,用细腻温情呵护每个孩子的成长,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教育强国筑牢根基。锤炼过硬本领,砥砺奋进前行,让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闪光——这便是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作者:殷建光 一审:乐乐 二审:宁云平 责编:文江
来源:魅力十堰一点号